博物館也要傳承非遺
發表時間:2014-03-29   來源:光明日報

  作為向公眾開放的社會性機構,博物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逐漸成為人們在閑暇之余,進行自我發展與完善的主要場所。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博物館事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最新數據表明,我國已備案的博物館總數已達到3866個,而且還在以每年新建100個的速度增長。

  毋庸置疑的是,我國博物館在展覽、陳列、記錄、保存、管理文物及相關文化事項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有助于社會各界通過這些實物,了解相應的歷史文化信息。但是,這種靜態化的保護方式只能將物質實體保存下來,無法將與之相關的傳統技藝等非物質事項以活態的形式傳承下來,這對于我國傳統文化的延續與保護而言,是一種遺憾,更是一種損失。

  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文化沒有斷流的國家,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了數千年來炎黃子孫的辛勤與智慧,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所在。就目前我國的博物館發展與保護工作而言,重視并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當今博物館界的自覺行動,又是基于工作現狀的必然要求。例如,故宮博物院向來重視文物的保護和修復工作,故宮人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使十余萬件文物重獲新生。但是,也有大量文物,如皇家造辦處能工巧匠制作的家具、服飾、金銀器等,由于缺乏具備傳統修復技藝的師傅而無法修復。針對這種情況,2013年6月,故宮博物院從社會上邀請了47位掌握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性傳承人“進宮”。終于,在傳統修復技藝的幫助下,又一批國寶逐漸煥發出新的生機。

  目前,我國博物館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形式主要有三:一是在民族地區建立生態博物館、民族文化生態村;二是在傳統博物館中對非遺進行數字化、虛擬化的傳播和展示;三是開辦實體非遺博物館,例如藏東南的尼洋閣等。就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而言,專業非遺博物館的建設尚處于探索階段,但這并不意味著傳統博物館在非遺傳承和保護方面無計可施。

  首先,傳統博物館既可以通過出版、錄音、錄像、文字記錄等靜態化的方式將與所藏文物相關的傳統技藝、神話傳說、節慶禮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事項記錄下來。其次,通過調查走訪,將傳統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優秀的民間藝人鉤沉出來,并邀請他們參與相關的文物修復工作,充分發揮傳統技藝在保護和修復文物方面的重要作用。再次,也可以通過數字虛擬化展示、傳統技藝活態展示等方式,讓更多的觀眾認識、了解非遺,并自覺參與到傳承和保護中華傳統文化的隊伍中來。最后,傳統博物館還可以截取由傳統技藝制作而成的文物所包含的典型圖案和元素,通過現代化的審美處理方式,生產出獨具特色的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達到宣傳傳統文化、發展文化產業的雙重功效。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華民族的文脈和精髓,其所承載的真、善、美等價值觀和正能量,早已融入每一位華夏兒女的血液之中。對于新時代的博物館工作者而言,傳承和保護非遺是自覺,更是責任。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博物館及各方的共同努力,非物質文化遺產將以更加婀娜的姿態,繼續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百花園中傲然綻放。(劉美)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責任編輯:王德偉
更多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1835165&encoding=UTF-8&data=ABwAnQAAAAcAAE5cAAAAAQAb5Y2a54mp6aaG5Lmf6KaB5Lyg5om_6Z2e6YGXAAAAAAAAAAAAAAAuMCwCFBm8ADqpLk_S-dlXXnUgcSoULNrMAhRZ3YRmUloyHOxv8qYks_UoI40gdg..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1835165&encoding=UTF-8&data=ABwAnQAAAAcAAE5cAAAAAQAb5Y2a54mp6aaG5Lmf6KaB5Lyg5om_6Z2e6YGXAAAAAAAAAAAAAAAuMCwCFDnL5GGbmjBNnQD8hLBOpgPsiLwBAhQDl04kTmTW_-Q0LTz1doHilLpbmw..&siteid=7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最新在线免费观看 | 在线精品国产制服丝袜 | 中文字幕精品卡通动漫 | 中文制服丝袜中出 | 日日久资源站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