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一位富翁作家帕特森宣布個人出資100萬美元,資助幾十家面臨經營困境的實體書店,并呼吁政府對其給予優惠政策。帕特森的“義舉”,實際上凸顯了實體書店眼下的艱難處境。 由于閱讀方式的改變,一段時間以來,紙質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此前,美國最大的連鎖書店巴諾公司宣布逐步關閉1/3的門店;英國書商協會最近發布消息稱,截至去年年底,英國獨立書店的總數已不足1000家,為有記錄以來最低。 從全球范圍看,不同地區和國家的實體書店處境各有不同。美、英兩國對圖書銷售產業的政策限制很少,網絡售書和電子書發展最迅速,實體書店所受的沖擊也最大,倒閉關門的比例很高。其中受沖擊最大的大中型連鎖書店,由于其競爭力主要依靠成本價格優勢,而面對成本更低的網絡書店的競爭,連鎖書店統一采購、統一管理的優勢已經不再。 在歐洲大陸的許多國家,書店被視作重要文化產業進行保護。比如德、法等國對圖書實施固定價格制度,無論在實體書店還是在網絡銷售,都執行統一的價格,嚴格限制打折,而且連免費送貨都不允許。德法等國還對傳統實體書店提供稅收、貸款方面的優惠。這些政策,暫時為傳統實體書店提供了保護,也因此留住了一些就業機會。 而在多數拉美國家中,實體書店最主要的“護城河”不是優惠政策,而是當地相對落后的快遞配送體系。以阿根廷為例,配送環節嚴重制約了網絡銷售發展:一是遞送效率低,首都市內需要4個工作日以上才能送達,外地要一周以上;二是運費昂貴,一本書的快遞費起步價約為5美元。 面對網絡銷售和電子書的沖擊,實體書店也在尋找應對之道。一種是打體驗牌,以優美、舒適的閱讀和購書環境來吸引讀者。比如阿根廷一家名叫雅典人的書店,曾在英國《衛報》全球十大最美書店中排名第二。該書店由一座100年前的豪華劇院改造而成,上下共四層的看臺和包廂如今陣列了數萬冊圖書,原先的劇院舞臺則改造成咖啡館,讀者可以邊讀書邊品嘗咖啡。這家書店,至今銷量和人流量都很好。 另一種是突出特色。有的獨立書店專門經營特殊門類的書籍或古舊書,書店門面不大,但已經深耕了讀者群,這類書店本來就不經營暢銷書,受網店的沖擊小。有的書店只經營藝術類圖書,藝術類圖書除閱讀欣賞之外,兼具裝飾、收藏價值,至今沒有受到電子書的影響。 科技發展一直在改變人類生活,但有時候科技進步所造成的產業沖擊也很殘酷。歌劇院曾經生意紅火,突然電影院就出現了;膠片相機當年幾乎人手一臺,突然數碼相機又出現了。或許有一天,實體書店會像如今的歌劇院一樣,變成高雅的象征,或者成為小眾懷舊的場所。到那個時候,紙質書可能會變得很昂貴,而且只有少量最有特色的實體書店才能生存下去。(范劍青)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道德敗壞 是“壞”到什么程度
已是最后一篇
-
道德敗壞 是“壞”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