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猛藥醫治“節日病”
新華社呼和浩特4月30日電(新華社記者張麗娜)隨著“五一”節日的到來,中央紀委等部門就整治“四風”作出相關部署,一些機關單位也重申紀律,作出禁止性規定,力倡節日清廉之風。 國人素來重情重義,逢年過節暢敘親情友情,互送禮物,其樂融融,這是節日的一項內涵。但是,一些領導干部假借“人情往來”搞權錢交易、揮霍浪費等腐敗行為,這便是深受百姓厭惡的“節日病”。 實踐證明,抓住重要時間節點剎風肅紀,效果明顯。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將元旦春節、“五一”、端午、中秋國慶等重要時間節點連成線,抓早抓小、循序漸進,有力地促進了黨風政風的好轉。 紀檢監察部門根據往年的情況總結發現,“五一”期間可能出現的突出“四風”問題主要集中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車私用、大操大辦婚喪喜慶等方面,這也是要糾正和查處的重點。相關單位應當出狠招、下猛藥,管到位、抓徹底,不讓歪風邪氣有絲毫的喘息之機。 事實證明,作風問題具有頑固性,稍一放松就會反彈。在節日期間,“風聲”愈緊,頂風作案的手段可能愈隱蔽,近日就有網友揭露出包括隱藏在民宅中的高檔會所在內的數十種腐敗“變身術”,可謂花樣不斷翻新,“節日病”的變異給查處、取證帶來了新難度。 讓每一個節日都能夠風清氣正,首先各級領導干部一定得律己以嚴、從我做起,并加強對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的教育和約束。同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應當敢抓敢管,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無論涉及哪個層級的領導干部,嚴肅查處,形成有力震懾。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群眾的監督最有力量。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在首頁開通了糾正“四風”監督舉報直通車,為群眾舉報問題提供了平臺。 改進作風,必須有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抓,久久為功,方能抓出成效。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任何時候都不能丟
已是最后一篇
-
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任何時候都不能丟
責任編輯:楊 興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