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歹徒挺身而出的壯舉,讓“奪刀少年”柳艷兵和易政勇引來多所高校青睞。清華大學與柳艷兵、易政勇所在的宜春三中聯系,表示將按招考政策招錄兩名同學。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國際教育學院表示,希望錄取柳艷兵和易政勇為“3+2國際本碩連讀班”新生,并承擔他們全部學費。另外還有南昌大學、宜春學院、澳門科技大學等院校拋出橄欖枝。(據人民網、新華網報道) 與此前已有別的高校表態愿意招收柳艷兵相比,清華招生辦主任的公開高調“示愛”,在伸出關愛受傷考生橄欖枝的同時,還為該校樹立起了一張不要花錢的招生廣告牌。 事實上,清華并沒有破格錄取柳艷兵的意思。清華大學招生辦負責人此前聯系過他所在的宜春三中,提出柳艷兵在參加高考補考后,如有意向報考清華,清華大學將積極提供幫助,但條件之一是達到江西一本分數線,而目前情況來看,這個孩子達到一本線的難度比較大,這還不排除其受傷后是否能夠正常發揮成績的可能。 清華招生不缺生源,招收道德楷模少年也不是他們的方向,而他們之所以不放棄這樣關愛奪刀救人考生的機會,是因為可以藉此完成一次完美的社會公關。 柳艷兵無緣高考的遺憾,已經受到教育部門的重視,我們期待他身體恢復后補考出好成績,最好能如愿考上清華,但他最終無緣清華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我相信他在公交車上奪刀救人之時和之后絕無奢望會因此跨入清華的大門,我也希望社會各界能夠“一事一議”地看待這個英雄少年。在考場他是考生,要以書面考卷“論英雄”,而在考場外他就是一個公民,見義勇為是他的責任,也是社會的光榮,政府對他的英雄壯舉給予獎勵,號召更多人學習都不為過。但作為清華等高校還是“稍安勿躁”為好,高校當然需要道德楷模,卻應該回避“炒作英雄”的嫌疑,招生事關公正,來不得隨隨便便,在當下應試教育環境里最好還是按規則出牌,不因你的鐘情就隨便開方便之門。我們也不想看到,因這種見義勇為而被名校破格錄取的“示范效應”,以后就催生出各種摻水甚至作假的“見義勇為”。 (周稀銀)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當官不易”?且行且珍惜
已是最后一篇
-
“當官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