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價值觀與中國實踐、中國話語密切相關,如果不考慮中國價值觀,中國實踐和中國話語問題就難以講清。要旗幟鮮明地打出中國價值觀、中國價值的旗號,大力加強當代中國價值觀的構建。 第一,中國傳統價值觀受到嚴重沖擊,迫切需要重構中國價值觀。中國傳統價值觀大致上是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形成的,傳統價值觀在鴉片戰爭以后不斷遭受到毀滅性沖擊。中國傳統價值觀除了觀念和制度的深層,在外顯的文化方面已經蕩然無存。改革開放、市場經濟體制建立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競爭日益激烈,使中國價值觀重構的問題凸顯出來。 第二,價值多元化的格局,迫切需要構建國家的主流價值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的最大變化就是價值多元化。改變多元價值對峙甚至沖突的格局,構建主流價值觀,使其他思想從屬于主流價值觀并為主流價值觀服務刻不容緩。 第三,市場經濟語境下迫切需要重構中國人民的精神家園。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實行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是一把雙刃劍,市場經濟使中國迅速繁榮強大,但也需要注意,西方一些價值觀也傳入我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人的理想信念、精神生活出現了空前的困擾和混亂。對許多社會成員來說,眼中只有金錢、財富、權力、地位等物質的外在的價值,缺少了人格、精神的追求,精神世界荒蕪。于是,重建中國人民的精神家園問題被空前嚴重地提到了我們面前。 第四,中國經濟基礎日益強大,迫切需要價值觀和文化作為支撐,迫切需要本國、本民族的文化軟實力。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樣化時代的到來,世界各國不僅致力于構建自己國家的價值觀,而且努力擴大自己國家價值觀的國際影響。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國家的精神和國家的價值觀,它是一個國家的靈魂和血脈。沒有它,一個國家的硬實力再強大,也是一個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的干癟的軀殼。因此,大幅度提升中國的文化軟實力,在一定意義上說,是中國社會發展的第一要務,也是中國面臨的最突出的問題。 (江暢/湖北大學教授、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踐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放松應有度 狂歡不可取
已是最后一篇
-
放松應有度 狂歡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