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搭平臺扶企業塑品牌 臺上敷粉描額,一派京腔京韻;臺下金發碧眼,一股南美風情。去年10月,北京京劇院攜京劇經典曲目《鎖麟囊》登陸巴西,12場演出,場場爆滿。為了解決語言問題,演出方不僅提供本地語言同步字幕,還請當地著名說書人現場介紹劇情和京劇藝術欣賞。看過表演的巴西觀眾激動地說:“以前只知道中國的京劇很有名,想不到這門藝術是這樣的美,從中我們領略到了中國藝術的獨特魅力。” 北京京劇院南美巡演的成功,無疑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一次成功案例。近年來,北京市立足全國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的城市功能定位,不斷拓展國際視野,深化文化交流,促進文化貿易,在文化走出去方面闖出了新路子、拓展了新空間。 在北京市文化改革和發展領導小組領導下,北京建立了由市委宣傳部牽頭,包括商務、海關、財稅和文化等部門協同參與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貿易工作推進機制。同時,出臺推動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的實施辦法,從財稅優惠、服務保障、交易平臺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2006年以來,全市受理對外文化交流項目2600多批、近5萬人次。 借助一些重要的國際展會,北京把文化走出去納入首都經濟對外開放工作的重要內容,使之成為北京國際交往的一大特色。北京文博會已連續舉辦8屆,文化貿易簽約額累計達4845億元;去年北京國際圖書節簽訂版權輸出與合作出版協議超2000項,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交易額破百億元。北京還以召開APEC會議和申辦2022年冬奧會為契機,謀劃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新途徑。 “文化走出去關鍵是企業走出去,北京市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支持文化企業以不同方式走出去。”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偉說。在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去年中國雜技團與美國玲玲馬戲團深度合作,不僅將榮獲金小丑獎的《俏花旦》《圣斗·地圈》納入固定演出節目,簽約800場,與其合作創排的首部中國秀《熊貓!》也成為拉斯維加斯的常年駐場演出劇目,自2013年起演出已超百場,在海外引起熱烈反響。 四達時代是一家做數字電視運營的民營企業,北京市從節目內容、品牌推介等多方面支持四達時代走進非洲服務。截至目前,四達時代已開辦7個語種19個頻道,在12個國家開展數字電視運營,發展用戶超過400萬,由單一的設備提供商,成功轉變為集網絡運營、內容提供、集成播控于一體的綜合運營服務商。此外,北京天創演藝集團成功收購美國布蘭森白宮劇院、北京出版集團與歐洲著名出版企業梅爾杜蒙開展戰略合作……在北京市的支持下,一大批文化企業以不同方式走了出去。 北京作為全國的文化中心,文化機構、文化人才、文化精品薈萃。北京市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精心策劃、塑造品牌,主動進入國際主流市場。去年北京市和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洛杉磯舉辦“北京影視日”暨馮小剛“手印禮”,展映影片7部,掀起一陣中國風。精心組織編譯的《這里是北京》《天下收藏》《來看吧中國》等品牌欄目,在境外網絡播出后引起良好反響。中國雜技團、北京京劇院等一批演出團體,憑借高質量的節目在國際上打響了品牌。 文化走出去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政府主導與民間參與融合,文化交流與文化貿易融合,渠道建設與內容提升融合,努力發掘文化資源優勢,才能增強文化軟實力。”李偉說。 在各項政策支持下,北京市文化貿易額從2006年的12.65億美元提高到去年的35.33億美元,年均增長15.8%。動漫游戲出口、圖書版權輸出和電影出口居全國前列,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項目數量居全國之首,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外向型文化企業已初步形成。(王昊男)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信用檔案,“細”才有戲
已是最后一篇
-
信用檔案,“細”才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