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之間的良好關系是一筆財富,不該被忽視 貴陽某小區突然冒出濃煙,居民們準備好水欲撲火時發現,該住戶家中無人,就在他們焦急地尋找房主時才發現,一起住了十幾年的鄰居,無一人了解,連他姓什么都不知道。直到民警趕到,才從戶籍信息中找到房主,將火撲滅。 從平房和大雜院搬進樓房,住房條件是改善了,可以前在大院和平房里那種融洽的鄰里關系卻不見了,鄰里之間大多只是點頭之交,對彼此的情況并不了解,不知道鄰居姓什么的大有人在。雖然工作繁忙、生活節奏越來越緊張、緊鎖的防盜門都是阻礙鄰里交往的重要因素,但鄰里間形同陌路不僅會導致類似火災等意外發生時找不到人,致使損失擴大的情況,也會加劇鄰里“冷漠癥”,讓小區居民越來越沒有安全感。平時有事找不到人幫忙不說,一回家就得關緊防盜門,生怕陌生人闖進門。因為鄰里之間互不相識,會讓心懷不軌者更容易混入小區,闖進樓來。那些鄰里關系較和諧的小區,平時鄰里守望相助,就很少發生盜搶案件。都說遠親不如近鄰,鄰里之間的良好關系本身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不應該被忽視。 當然,相處十幾年卻不知鄰居姓名,也不都是居民們的錯。其所在社區居委會、物業公司平時有沒有組織各種活動,活躍鄰里關系,拉近居民彼此之間的距離呢?如果平時小區里適合各年齡層次的居民的活動較多,鄰里之間經常接觸、交往頻繁,還會一起住了十幾年也不知道鄰居姓甚名誰嗎?地方政府也要給社區居委會減負,別讓繁重的行政工作綁住社區工作人員的手腳,卻忽視了服務居民這一本職工作。如果有更多的時間走家串戶,有更多精力、經費來組織各種活動,不僅能使社區更了解居民的家庭情況,讓社區提供的服務更貼近居民,也能讓居民更信任社區,鄰里關系更加和睦。 作為居民,不了解鄰居姓什么還算情有可原,可小區保安、社區居委會卻不應該沒有居民家庭的基本資料。這戶居民家中冒出濃煙,小區保安卻不知道戶主的姓名,要敲開旁邊的兩戶居民家的門詢問,未果后只能翻出8年前的登記信息,通過上面記錄的電話找尋房主,但電話卻無法接通。最后只能撥打電話報警,民警查詢相關戶籍信息后,才找到了房主的一位親友,通知房主回家開門滅火。出現這樣的尷尬局面,顯然不能怪鄰居間老死不相往來,與小區物業多年沒有更新住戶信息也有很大關系。要是相關資料足夠準確,找房主哪需要這么轉彎抹角,一個電話就搞定了。還是平時工作不細,入戶走訪形同虛設造成的。當然,這事也提醒大家,不僅鄰居之間要相互認識,互留聯系方式,以便有事時相互幫助,在小區物業和居委會處,也要留下準確的聯系方式,方便聯系,以免緊要關頭誤事。一場火患“烤”較了鄰里關系,也算另類提醒,讓大家更重視以往被忽略的鄰里情。(楊國棟)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惟思惟情 方成語文
已是最后一篇
-
惟思惟情 方成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