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訓通常是一所學校精神和理念的凝練。學校的首要功能是育人,這就決定著古今中外眾多學校的校訓,主要是基于辦學者對人性的理解和對外在世界的認識,圍繞如何育人,如何認識世界,如何追求真理所做出各不相同的言說和表達。 校訓的這種旨趣決定著校訓在成人方面有著強大且持續的效能,這種效能可以簡要地概括為校訓是成人之砥。 從“砥”的字面意義理解,它包含兩層意思:一是砥礪、磨礪;二是砥柱,中堅力量。校訓在成人上的第一層含義,主要發生在學校的新生剛接觸校訓的階段,需要結合自己的生活與學習體驗理解校訓、認同校訓,并用校訓規范自己的言行,引導自己的志向確立、人格形成,檢討自己的過去,規劃自己的未來。在這一階段,學生需要將自己原來的個性與以校訓為旨要的規范進行反復不斷碰撞、磨合,形成帶有自己個性特征的校訓個性化理解模式。 校訓在成人上的第二層含義主要發生在學生認同校訓,準確地理解校訓并在有了自己個性化的理解之后的人生旅程之中。現實中確實大量存在一些校訓僅在學生在校期間發生作用,這種理解是片面的。事實上對那些真誠、嚴肅地對待校訓對待人生的人,校訓發揮的作用是終身的。走出校門之后,每個人都會面對權勢、面對利益、面對各種情感的沖動以及各種自己沒有預期的榮辱,此時校訓就會成為自己安身立命的中流砥柱。 現實中有一些人平時不注意修養,一些學生對校訓沒有敬畏心,走出校門便把校訓拋到腦后,遇到人生的關口,心中早無砥柱,做人輕易失去底線。于是有了不少出了名校之門便忘乎所以的人,其中一些后來蛻變為失節或貪腐分子。這一方面因為部分學校尚未確立適合自己的校訓,或任意為之、簡單拼湊校訓,或所立校訓未能準確反映人才成長與真理探求的規律。另一方面,學生在校期間對校訓沒有深刻理解,不少人連校訓的內容也記不住,更談不上形成對校訓的個性化理解。 有鑒于此,各校亟須重視校訓的育人作用,對那些新建高校,要把校訓的確立作為育人的重要工作。在做這項工作的過程中,要堅持以人為本,育人為要,要意識到校訓應該是國家意志、社會趨勢與學人精神相互融合的結晶,學校應自覺地將社會核心價值與學校育人目標結合起來,確定有獨特氣質的校訓。 同時,所有學校都應重視學生在校期間的校訓磨礪過程,以良師為示范,以典型案例為內容,讓整個學校設置與運行的方方面面與校訓的精神表里如一。讓校訓精神既內隱于教學思維,又外顯于校貌校容;既潛藏于學生之心,又體現于學生之行,成為彰顯學校鮮明個性與特色,促進學生成人的一種富有魅力的內驅力。 校訓應成為學校內人人向往的高尚境界,人人可以享用并堅守的砥石,導引學生在積極向上的氛圍中共享激勵與鞭策,守住底線與規范,走向成熟與完善,追求創新與超越,直至終生。 (儲朝暉/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接地氣的理論讀物才好看
已是最后一篇
-
接地氣的理論讀物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