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后,若領導干部因自身喜好隨意干預建筑設計,如經查實影響惡劣的,將追究其責任。據《人民日報》報道,安徽省日前發布《關于加強建筑規劃設計管理的通知》,要求建筑規劃設計應遵循重原創質量、節約資源等原則,探索建立大型公共建筑設計后評估制度。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也在不斷變換著容顏——統計資料顯示,中國是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國家,每年新建面積20億平方米,相當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鋼材。大量涌現的新建建筑,除了見證城市的發展之外,還帶來了“千城一面”的負效應,更有甚者,“短命建筑”時有曝光,“雷人建筑”隨處可見,而這一切多與建筑設計中的“長官意志”密不可分。 揆諸報端,“大秋褲”、“大銅錢”、“比基尼”之類令人啼笑皆非的建筑創意屢見不鮮,“天安門”、“國會大廈”、“悉尼歌劇院”等山寨建筑一應俱全……相當一部分建筑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命運,不免使人無盡感嘆:但不知,有多少雷人建筑已在一片揶揄諷刺之中灰飛煙滅,巨額投入則被視為“交了學費”。 一個看得見的現實是,越是“長官意志”強勢的地方,其建筑設計越“弱智化”,乃至于有建筑界人士自嘲:城市建筑成什么樣,市長說了算,開發商算了說,建筑師只能是算說了。當公共建筑的生長方式由“長官意志”決定的時候,其弊端顯而易見:大拆大建、形象工程、風水建筑應運而生。公共建筑理應面對大眾,但在“長官意志”包辦一切的環境中,權力審美實際上主導著公共建筑的命運,建筑設計如果不考慮“長官意志”就難免會流產,無條件屈從于“長官意志”,建筑則難免貽笑大方。 “規劃規劃,紙上畫畫,墻上掛掛,抵不過領導一句話?!惫步ㄖ械摹伴L官意志”雖飽受詬病,但卻屢屢煥發著旺盛的生命力,究其原因,熱衷于干預規劃、主導設計的領導干部很少因此被問責。科學規劃的前提應是明確決策失誤追究機制,在明確領導干部應為此承擔責任的基礎上,這種責任追究不應附加期限——無論當初的決策者日后調離、升遷或是退休,都應對曾經做出的決策無限期擔責,由此倒逼其增強民主決策意識、提高科學決策水平,而這也是預防政府投資決策失誤的關鍵內容。 摒棄公共建筑中的“長官意志”,除了為權力設限之外,必須落實建筑設計的相關審批程序,以嚴格公示制度提請廣泛的公眾監督。城市是公眾利益的集合體,不是個人意志無限發揮的舞臺,除了公共建筑之外,在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都應將一意孤行的“長官意志”排除在外,這不僅是“法無授權不可為”的行政倫理,也是將權力關進籠子里的題中應有之義。(趙志疆)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盤點式時政新聞是民意“風向標”
已是最后一篇
-
盤點式時政新聞是民意“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