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謀劃綠色發展的時候,我們要嚴格尊重市場規律,有些地方可以快速發展,有些地方可以慢速發展,有些地方不發展就是發展。六安雖然在經濟指標上,按照我國現行的統計標準和一些城市有些差距,但是,我認為這恰恰是六安的后發優勢。 面對后發優勢,要進行科學的定位。我覺得有五個關鍵詞。 第一個關鍵詞:文化產業。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有兩個本質的區別,文化產業是研究賺錢的,文化事業是研究公共文化服務的。文化產業,我們既不能當成個事業來搞,又不能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因為它有雙重屬性。文化產業當中,現在最有價值的是我們的網絡數字文化產業。全世界賺錢最多的集聚區、工業區、產業園區,全部都是高科技產業。而高科技產業,都是在一些地級市。六安的文化產業出路,恰恰可以做這篇文章。 第二個關鍵詞:融合發展。今年三月份,國務院下發了2014十號文件,這個文件主要講的是我們文化創意產業、設計產業與六個行業的融合,包括與旅游產業的融合、與農業的融合、與制造業的融合、與體育產業的融合。我們新一輪文化產業的發展沒必要新起爐灶,應該按照中央文件做好融合發展,在融合發展上找到出路。 第三個關鍵詞: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這是本屆政府十年之內的一個重要關鍵詞,要解決三億人從農民變成城市居民的問題。去年我們院承接了文化部的一個課題,撰寫關于新型城鎮化文化發展的研究報告。我們的報告提出了6點建議,建議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在保護生態古村落、古鄉鎮的同時,要做到文化和產業的有機結合。六安在謀劃綠色發展的同時,一定要和這個大概念結合在一起。 第四個關鍵詞:抓好大型特色產業的項目建設。我認為,一定要有項目做文化發展、生態發展的支撐,在大型特色項目上應該有所考量。 第五個關鍵詞:處理好資源和產業的關系。資源,如果仔細挖掘,各個地方都有,但是從資源到產業,還有一個漫長的過程。中國地上和地下文物最多的是山西省和陜西省,但是其文化產業并不發達。深圳擁有的資源十分少,但是旅游產業、文化產業、科技產業搞得紅紅火火。深圳是全國公共文化搞得最好的地方,這就是因為他們把資源活化了。我們不能用資源這個緊箍咒束縛發展。有資源要利用資源,沒有資源,完全可以通過創意創造資源。 針對六安市,我建議,首先,從六安的情況出發,實實在在做好頂層設計,不盲從,不偏信。文化產業有12個門類,其實一個城市做好一個就夠了。 第二個建議,在以環境保護為前提的建設當中,應該首選現代農業和新型旅游業作為重要抓手。而且,要緊扣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開展能夠看得見、摸得著,能夠落地的項目。 第三個建議,加大傳播,提升軟實力的影響力。要找到六安的亮點、特點,讓人們消費的不僅是六安瓜片,還是六安的文化。最高的消費,一定是文化。 最后一個建議:要運用好考核指標體系這個指揮棒。安徽省在全國率先把文化建設作為黨政一把手的考核指標,我認為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應該加強這方面的考核。我們現在很多建設有環評,這是必須要堅定不移的,但是能不能再加一條文評,也就是說如果文化建設不抓好,也是不能合格的。我們的績效當中有多少人文因子在里面,也很重要。另外,我們幸福指數的設置應該高于經濟發展指數。(范周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報刊亭風波議
已是最后一篇
-
報刊亭風波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