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氈毛忍冬作為湖南隆回的支柱產(chǎn)業(yè),曾被當做中藥金銀花的來源。但隨著灰氈毛忍冬在新版《中國藥典》被命名為山銀花,在名分上成了假貨,價格一落千丈。隆回官員多次赴京向藥監(jiān)總局和藥典委反映情況,但未獲解決,還曾被當做上訪群眾。他們說:我們在那里十分卑微。(8月19日《新京報》) 如果地方官員是因為進不去藥典委大門而感到卑微,我們要從多個角度來看待,一是有預約才能進大門見領導,這是一種存在于很多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的老規(guī)矩,不必為此感到卑微。二是假如有關領導故意不想見隆回官員而造成的門難進,就會讓人有一些卑微之感,背后的原因值得深究。 從“金銀花之爭”的角度來分析,不排除“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只是對待隆回官員的態(tài)度,因為有關部門、機構與隆回方面存在巨大分歧。當然,也不排除“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是有關部門和機構的一貫作風,因為地方官員“跑部辦事”,在某些部委官員眼里是“求人辦事”,似乎“低人一等”。 以發(fā)改委為例,據(jù)媒體報道,在某司的一個處長面前,全國各地跑項目的專家甚至是副省長連一句話都不敢辯,“一反駁項目就沒有了”。可見,地方官員職位再高,到了有關部委的某些官員那里,照樣很卑微。地方官員在某些部委感覺很卑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有關部委掌握著相關的權力。比如說,即使是發(fā)改委的一個處長,也手握審批大權,因“權”而“牛”。再比如,藥典委之所以讓隆回官員感到“十分卑微”,是因為藥典委掌握著《中國藥典》的相關權力。 實際上,國家部門或機構最不該讓人“十分卑微”。一者,國家部門和機構做法越讓人“卑微”,說明其權力越大。媒體爆出多個國家部門“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多是以前的現(xiàn)象。在新一屆中央政府大刀闊斧簡政放權的背景下,如果某些部門還讓人“十分卑微”,則需要進一步簡政放權。 二者,國家機構是地方政府和企事業(yè)單位的榜樣。如果國家機構工作作風不好,就是一個壞榜樣。目前,各級政府都在強調“轉變作風”,相比以往也確實進步了。某些國家機構如今是否還存在“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問題,不得而知,希望經(jīng)常“跑部辦事”的地方官員和群眾發(fā)揮監(jiān)督作用。 三者,國家機構作為中央與地方政府、與人民群眾聯(lián)系的紐帶,如果作風不好,不但影響到中央政策的執(zhí)行效果,而且影響到中央與地方政府、與人民群眾的溝通。所以,轉作風首先應該從國家部門、機構抓起,不讓來訪者、辦事者感到卑微,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張海英)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老外救人獲贊應有反思
已是最后一篇
-
老外救人獲贊應有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