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一日游”需求確實存在,盡管利潤低,旅游部門還是要多提供這樣的產品和服務 “一日游”遇上無證經營的黑旅行社、黑導游,這已成為旅游市場的突出亂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從供求關系上看,目前我國正處于大眾旅游的初期階段,2013年境內旅游總人數達到32.6億人次,雖然出游人數多,但是消費能力并不高。根據統計,平均出游一次,每人消費805元,農村游客只消費400元左右。 這種情況下,只玩一天的“一日游”利潤其實并不高,因此很多正規旅行社不提供“一日游”產品,但是市場需求很大,不少游客來北京就是想用一天時間看天安門、爬長城、去十三陵,這就給黑旅行社很大空間。正門不開,只能走偏門。 況且黑旅行社不需繳稅、養員工、遵守正規流程,游客有這么多,宰一個是一個,自然利潤空間大,因此“一日游”市場往往被他們占領。 從執法監管看,還存在邊界不清、監管不力的問題。有人會質疑,新旅游法都實施快一周年了,為什么還有黑旅行社、黑導游的問題呢?旅游部門是不是監管不力呢? 其實黑旅行社、黑導游問題不能只找旅游部門,因為他們根本不是旅行社、不是導游,不是旅游法的適用對象,充其量就是黑心商販。他們不僅侵犯了游客的權利,還涉嫌欺詐、侵犯正規旅行社的商譽等,有的甚至是犯罪行為。因此,需要公安部門對其嚴厲打擊,提高違法成本,不給他們生存空間。 必須承認,目前公安部門對于黑旅行社、黑導游的執法力度還有待提升。他們往往認為這是旅游部門的事,忽略了行為本身有可能構成違法犯罪。因此需要相關協調部門厘清責任邊界,倡導分類執法,黑心商販歸公安,正規旅行社歸旅游部門。 雖然旅游部門的監管對象是正規的旅行社,但對于“一日游”亂象,旅游部門也不可缺位。既然“一日游”需求確實存在,盡管利潤低,但旅游部門還是要正向引導,聯合行業協會,多提供這樣的產品和服務。比如上海和杭州,就有游客集散中心,由正規的旅行社提供“一日游”產品,擠壓了黑旅行社的空間。 從游客心理看,目前游客理性消費的認知能力還不夠。比如和你說3塊錢就能買彩電,你當然不信,但說免費可以游長城,還是會有不少人相信。火車站、人流密集處經常有些“一日游”的小廣告,幾十塊玩北京,看起來劃算其實是個坑。這種貪便宜、不理性的消費行為往往會被黑旅行社鉆了空子。 總體看來,我國旅游市場發展向好,產品服務不斷提升,包括黑旅行社、黑導游在內的旅游亂象都是階段性的問題。在公安、旅游部門、旅行社、行業協會、游客的共同努力下,能夠最大限度凈化我們的旅游環境。(戴斌 作者為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本報記者胡雅婷采訪整理)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為成長留一枚特別足印
已是最后一篇
-
為成長留一枚特別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