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是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上線一周年。一年前,人們還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個引起世界關注的反腐輿論陣地。經過一年洗禮,這個網站已經成為國內影響力最大的官方網站之一。一個個“老虎”被查信息接連發布,宛如一聲聲驚雷,引來了政壇以及輿論的驚嘆、贊許。耳目一新的方式,前所未有的速度,聞所未聞的規模,僅今年8月23日11時57分到58分,相隔一分鐘,發布了山西省委秘書長聶春玉、太原市委書記陳川平兩名山西省委常委被查的消息。進入9月,“打虎”力度不減,9月1日和4日,浙江臺州中院院長丁鏵和河北邢臺市委書記王愛民被查。同時,輿論也驚訝于事前毫無征兆、沒有任何通風報信的查案作風。 正是這只查案的“鐵腕”,在打擊“蒼蠅式腐敗”方面毫不手軟。中秋之前,開辟了“每月e題”專區,主題是“嚴防公款送月餅節禮等‘四風’反彈,請您來當監督員”。此前,曾經開展過“起底隱蔽在培訓中心里的享樂和奢靡”、“請您曬曬‘四風’隱身衣”等專題討論。網友踴躍留言,讓“每月e題”格外生動。有人說,中秋是傳統節日,送禮、請客、吃飯必不可少,也是人之常情。而有部分人將中秋佳節作為辦事行賄的最佳機會,以各種手段“拉攏腐蝕意志不堅定者”。還有人發現,在中秋月餅的禮盒里,藏著手機、現金、金銀首飾,借著送月餅之名進行著隱蔽的權錢交易。 為此,紀檢機構很早就打招呼、下通知,嚴防“公款買月餅”。如此氛圍下,機關門口絡繹不絕送月餅禮盒的情景不見了,傳統佳節特有的“節日病”得以抑制,一輪中秋明月映照著逐漸風清氣正的人間景象。反腐敗并非反傳統,中秋月圓,走親訪友,奉上節禮,本是民間社會的風俗,借此表達對老師、長輩、親友的祝福。作家馮驥才說:“這些年,我們把月餅奢侈化、土豪化、功利化、庸俗化了。”在他眼里,月餅“變質、變餿、變味”,已經把“傳統的美好的東西丟失了”。為此,他告誡:“別小看這小小一塊變味的月餅,我們失去的是整個中秋。” 正是有人借著“節”在“禮”上下功夫,使得節禮越來越豪華,富有詩意的月圓之夜,成了求官、謀利的時機,造成了傳統文化精神的缺失。“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人們從民俗文化角度為反腐擊節叫好,認為治理奢靡之風,有助于還原傳統文化的本來面貌,以官場清風帶動民間社會的風氣。管住“公款買月餅”那只手,體現著事無巨細、沒有例外的“鐵腕反腐”風格和果斷決心。 (劉暢)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誠信是金(人民論壇)
已是最后一篇
-
誠信是金(人民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