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論同心共圓亞太夢 是繼續引領世界、創造美好未來,還是放慢腳步、等待被人超越?是深化一體化進程、還是陷入碎片化漩渦?是踐行開放包容理念、共同開創亞太世紀,還是身體已進入21世紀而思維模式還停留在過去?習近平主席在北京APEC會議上提出的三個設問,深刻揭示了今日亞太所面臨的現實:亞太的未來,正處在關鍵的路口;亞太發展的前景,取決于各經濟體的決斷和行動。 “共同建設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亞太伙伴關系”“攜手打造開放型亞太經濟格局”“精心勾畫全方位互聯互通藍圖”,北京APEC會議上來自中國的倡議和構想,坦陳亞太經濟發展繁榮的必由之路,贏得了與會成員的廣泛共鳴。會議批準亞太自由貿易區路線圖,體現了各成員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信心和決心。這一必將載入史冊的決定,描繪了亞太經濟一體化的新愿景,必將使太平洋兩岸的經濟體廣泛受益,為亞太經濟增長和各成員共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后。當今時代,任何國家都不能關起門來搞建設。要開放就需要包容。中國有句古話,朋友多了路好走。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異,也是伙伴。和而不同、互利合作才能共同發展,變贏者通吃為各方共贏才能共同繁榮。歷史大勢表明,開放是亞太實現可持續增長的重要前提,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亞太地區長期保持強勁增長的動力源。 也應看到,盡管亞太經濟體相互聯系日益緊密,區域經濟一體化日顯必要和迫切,但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方向和重點不一,各種區域自由貿易安排紛紛涌現。目前亞太地區存在大大小小56個自由貿易區,亟須整合,以防止自貿效果的抵消和沖突。推動亞太經濟一體化,有利于在更大范圍的自貿區內統一通行規則,讓企業享受自由化和便利化,最大程度提高效率。這就要求各方既把區域經濟一體化提升到新高度,加快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又堅持開放的區域主義理念,推動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區域合作構架,讓亞太的大門始終向全世界敞開,實現橫跨太平洋兩岸、高度開放的一體化安排。 這些年,中國致力于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致力于建立發展創新、增長聯動、利益融合的開放型經濟格局。此次會議決定啟動和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就是中國積極推動的結果。中國相繼提出建設“一帶一路”以及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一系列重大對外合作構想,為的就是為各方提供更多公共產品、努力擴大各方共同利益。中國出資成立絲路基金,支持亞太經合組織機制和能力建設,推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及早投入運作,為的就是活絡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金融血脈。推動一體化進程,中國不僅貢獻出開放包容的智慧,而且愿意提供更多合作機會,做出實實在在的努力。 一花不是春,孤雁難成行。早在1989年成立之初,APEC就定下區域經濟整合的大方向,而今伴隨北京APEC盛會的圓滿閉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終于進入全面深化、全面提質的新境界。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我們有責任為本地區人民創造和實現亞太夢想。面向未來,中國將不遺余力繼續實干興域,亞太所有經濟體攜手同心,以開放包容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強合作、展翅齊飛,就一定能書寫亞太發展新愿景,共圓亞太夢想。(人民日報評論員)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照顧老人可領工資”值得推廣
已是最后一篇
-
“照顧老人可領工資”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