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見此情景怒火中燒。一方面,發帖者言辭犀利,容易點燃眾怒;另一方面,則是人們的確希望醫生在手術室中,能將全部精力放在患者身上,這種擺拍合影的方式,讓人感覺太過刺眼。 一些醫療從業者卻倍感無辜。“圖1主刀已下臺,兩助手在縫合皮膚。圖2、3手術全部完成,病人即將送回病房。一臺高難度手術成功,病人安全,醫生比病人家屬還要開心。手術臺邊拍照合影以紀念本是好事!”業內人士的這種說法似乎也是可信的。 兩個群體從不同的角度,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結論。最新的消息是,拍照片的醫生和分管領導都被處分了。但是,醫患之間的裂痕已經因此而放大了。 患者和家屬遇到手術時往往如臨大敵,這是人之常情。其實,醫生也是人,有時適當地放松反而有利于其進行手術。醫院應該更多地讓患者了解手術室,這不是放松管理,而是讓更多人看到手術室中的實情。這種相互之間的理解,有助于消除隔閡,減少對立情緒。 另一方面,醫院則應該加強管理,嚴格把關,盡量避免違規現象出現。比如,嚴格來說,手術室是不允許帶手機進去的,更何況手術尚未完全結束就拍照了。為何當時就無人制止呢?而且,假如醫生不拍手術臺上的病人,恐怕就不會引起軒然大波。記得前段時間,福建醫大附屬協和醫院的三名外科醫生做完一場32小時的手術之后,倒在手術室中休息。那一張照片就引起網友點贊如潮。兩張照片為何引起的反差如此之大,值得醫院深思。 在歐美國家,很多醫院都會想方設法減少醫生和病人的壓力。比如,美國許多手術室都配有音響系統,在外科手術過程中播放音樂的現象非常普遍。有的醫生喜歡在手術即將結束時,聽節奏感較強的音樂;而在縫合時,大部分醫生都喜歡古典音樂。對病人的心理疏導,更是應該及早提上日程了,缺課太多! 但愿西安市衛生局能督促醫院加強管理,不過也不用為平息“民憤”而給相關人員太嚴的懲處,對待這事,雙方需要的都是公平和理解的契機。(山東 公孫好)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傳看小學生“情書”,一點都不好笑
已是最后一篇
-
傳看小學生“情書”,一點都不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