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科技進步的速度太快了,沒幾天就更新換代一次的手機,還有時刻被互聯網與大數據改變的生活狀態,會讓我們總是不由自主地暢想未來,設想著比爾·蓋茨曾描繪的“未來之家”,設想著有朝一日生活因科技進步而變得更好。 對未來抱有期望總是好的,因為,未來才是當下最大的驅動力。正如未來學家彼得伊利亞德曾說的,“今天我們如果不生活在未來,那么未來我們將生活在過去。”而這,正是“當下即未來”的深意。 創業之未來 最近一段時間,創業教育風生水起。幾天前的一則消息,再次顛覆了我們對于創業教育模式的傳統認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國際知名技術公司亞馬遜和慧科教育集團聯手打造“光合派亞馬遜AWS聯合孵化器”。這意味著創業者既可以接受知名高校帶來的線下創業教育,又可以享受業內領先的教育機構提供的線上創業教育,還可以直接感受世界最前沿的互聯網發展動態及職業需求。完成從獲取資訊,到接受相關創業教育并接受測評,最后完成求職、創業的全過程。 這個模式之所以引發振動,在于讓以往相對割裂的創業鏈條完整閉環,彌補了以往創業教育只關注創業環節中一部分的局限,讓準備創業的青年人對最前沿的動態和對自我都能清晰定位,從而提升創業效率。 想想看,幾年前,創業教育對于絕大多數國內的年輕人來說,還是一個新鮮概念,如今,創業教育已在國內遍地生花,期待更多的創業模式不斷涌現,激發青年的原動力,讓更多的年輕人通過創業,將未來抓在自己手中。 教育之未來 這則消息有關未來之教育。如果說慕課對傳統教育模式是技術層面的革命,那么這則消息則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理念的革新。 近日,世界上第一所完全“沒有墻的世界大學”Minerva大學引發了教育界的關注,這所大學的教育模式較之普通的大學完全不同,學生是“走讀制”,第一年在美國舊金山度過;之后的每一個學期將依次前往柏林、布宜諾斯艾利斯、孟買、香港、倫敦和紐約等六大世界大都市居住、生活和學習,獲得深度的全球體驗。大學向全世界招收學生,首批幾十位學生分別來自14個國家,學生們朝夕相處,不同文化間多元共存。同時,這所學校還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借助線上教育開展全球名師互動式課堂體驗,讓學生借助互聯網接受全世界最知名教授的課程。 盡管大學才剛剛成立,但是其教育模式引發了世界高等教育的強烈振動。未來的教育模式究竟如何變化?未來是否還會有校園、課堂的概念?未來大學里的老師是專屬于一所大學還是可以為全世界的學生共用? 當然,或許這些我們一時還很難說清楚,但這不正是未來的最大魅力嗎?讓一切都有無限可能,讓我們為了更美好的未來,不放棄努力。(吶言)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多保真文物 少立假古建
已是最后一篇
-
多保真文物 少立假古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