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不佳 改革“抓瞎”
——今日談·抓作風不放松 一個朋友在中部某省經(jīng)營建筑裝潢,2014年當?shù)仨槕母锎髣荩瑢⒁恍﹤浒甘马棌氖兄菹路诺娇h。權力精簡下放本是好事,小老板們的麻煩卻增加了。過去只需到市里備案一次,就可以在該市所轄各縣干活,現(xiàn)在倒好,要到每個縣“拜碼頭”。更糟的是,一些人“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很難“伺候”。小老板們感嘆:一個“大婆婆”放手了,十個“小婆婆”伸手了。 作風改不到位,改革就會打折扣。簡政放權目的在于給企業(yè)松綁,釋放改革紅利,激發(fā)企業(yè)活力。可是在基層一些地方,由于不良作風作祟,改革針對的積弊換位挪移,上面通了,下面堵了。大循環(huán)熱騰騰,微循環(huán)冷冰冰,改革在“最后一公里”受阻,效益被稀釋。就像某些網(wǎng)絡一樣,外面是寬帶,進小區(qū)、入家庭又變成“窄帶”,網(wǎng)速猶如蝸牛,寬帶名不副實。 改革是一個配套工程。作風改善猶如潤滑劑,配套跟上齊步走,如添春風,會給改革效果做加法;反之,就是做減法,甚至是除法,不僅難以發(fā)揮正效應,還會產(chǎn)生新的副作用,影響改革的公信力。設計看頂層,效果看基層,一項革新措施的落地,需要上下積極配合,千萬不能因為走形式、走過場甚至異化變形,讓改革打了水漂、成為“懸浮”。(張志鋒)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打鐵自身硬 執(zhí)紀有擔當
已是最后一篇
-
打鐵自身硬 執(zhí)紀有擔當
責任編輯:張慧磊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