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國理政呼喚建立健全決策咨詢制度的時代強音中,在各界學人智慧報國的熱切期盼下,中辦、國辦近日印發《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智庫建設的綱領性文件,為我國智庫進入加快發展新時期吹響了昂揚號角。 黨的十八大以來,“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在中央決策和領導人講話中被一再強調,在思想界知識界引發廣泛關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依法治國,中國智庫建設馬蹄聲疾、號角嘹亮。今天,這份力道千鈞的綱領性文件,更為中國全面進入“智庫時代”送來了浩蕩春風,催生著萬千繁花。 書生意氣,家國情懷。中國知識分子歷來有“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優良傳統,中華文明中暗含了現代智庫的文化基因。然而,只有步入新中國,迎來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學者才真正找到個人才華與國家需求完美相融、同頻共振的契合點。伴隨著思想解放運動的興起,呼應著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求,我國各類“思想庫”“智囊團”應運而生,蓄勢待發。 今天,中國迎來了大變革、大轉型的新時代。科學民主依法決策的重要性、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緊迫性、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關鍵性愈加凸顯,無不呼喚著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發揮作用、成長壯大。一場智庫建設領域的深刻改革刻不容緩地擺在我們眼前。改革的方向與關鍵,正是“中國特色”與“新型”。 中國特色,重在守正。中國智庫建設的根本目的,是服務于黨和政府科學決策,為解決中國發展面臨難題而匯聚智慧、聽取建言。因此,堅持中國道路、聚焦中國發展、提供中國方案,彰顯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國力量,堅持黨的領導、把握正確導向,就成了我們的不二選擇。只有時刻圍繞大局、服務中心工作,始終以維護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為根本出發點,才能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道路上豎起中國智庫鑄就的閃亮路標。 新型智庫,貴在開新。不容否認的是,中國這個智庫數量位居世界第二的“智庫大國”,由“大”到“強”征程漫漫。如何以改革創新精神革除一切束縛發展活力的體制機制弊端,沖破一切因循守舊的思想壁壘?如何以求真務實、先行先試的科學精神勇敢探索,以直面問題、一針見血的學術膽識積極建言?如何站上國際舞臺,不斷推出有影響、有價值的高質量智庫產品,以“智庫外交”傳播中國聲音?如何構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發展新格局、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健全制度保障體系?一個個問號,尚待群策群力破解;一項項任務,急需萬千智者承擔。 好風憑借力。今天,智庫時代的開啟,為中國學人開辟了矢志報國的廣闊前景,提供了一展身手的無限良機。 我們期待著!(光明日報評論員)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闖紅燈影響信貸”真的太嚴嗎?
已是最后一篇
-
“闖紅燈影響信貸”真的太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