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優秀傳統文化涵養核心價值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生生不息,中華文明穿越千年仍朝氣蓬勃。其秘訣就在于擁有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 以春節為代表的傳統節日,與民族的歷史幾乎同等悠久,寄托著人們的美好心愿,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過好這些傳統節日,就是在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涵養我們的價值觀。 然而,當時代的車輪行駛到今天,傳承幾千年的傳統節日卻遭遇前所未有的沖擊:既有人們對傳統節日“年味兒淡了”“過節沒意思”“紅包發得越來越大,人與人的關系卻越來越遠”的普遍感受,也有年輕一代對圣誕節、情人節等“洋節日”和“光棍節”等娛樂性節日的熱情追捧…… 原因何在?一是環境的極速變化;二是西方現代文明的強勢介入;三是一段歷史時期內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忽視和冷落。 當前,隨著人們價值追求的日趨多元,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顯得尤為緊迫。毋庸諱言,傳統文化中存在封建糟粕,那是需要揚棄的;也有歷久彌新的優秀成果,永遠不會過時。馬克思主義也好,社會主義也好,只有在中國大地上落地生根,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會貫通,實現“中國化”,才能為中國人民所掌握,用以指導中國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實踐。唯有“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的核心價值體系,才能獲得最廣大人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民族傳統節日將成為涵養這一價值體系的重要載體,而其本身也需要得到傳承、創新和發展。(楊彥)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尋找“廖廠長”,讓理想相遇于生活
已是最后一篇
-
尋找“廖廠長”,讓理想相遇于生活
責任編輯:楊學靜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