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憲章》精神不但沒有過時,反而具有更加強大的生命力 今年是聯合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聯合國和世界各國都將舉行一系列紀念活動。在這重要歷史時刻,中國作為本月安理會輪值主席,倡議于2月23日召開主題為“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以史為鑒,重申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堅定承諾”的公開辯論會,拉開系列紀念活動序幕。 聯合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硝煙中誕生。紀念聯合國成立,就必須回顧那段歷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世界人民團結起來與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的殊死斗爭,是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的較量。這場人類歷史上的浩劫,讓60多個國家、20億人口卷入其中,1億多人的生命被永遠留在那段黑暗記憶里。這是人類的大不幸,也是不應重演的歷史悲劇。 早在反法西斯戰爭激戰正酣之際,一批有智慧和遠見的人士開始思考如何構建戰后國際秩序,確保世界永享和平,使人類免于戰爭之殤。從祈盼人民可以在“免于恐懼和不虞匱乏的自由中”安度一生的《大西洋憲章》,到決定盡快建立一個普遍性國際組織的《關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從醞釀集體安全機制的敦巴頓橡樹園會議,到舊金山制憲會議通過《聯合國憲章》,各國愛好和平人士為了建設和平繁榮的美好未來攜手努力。 聯合國的成立是人類有史以來的一大創舉。《聯合國憲章》是一部公平與正義的“教科書”,是在人類歷經“慘不堪言之戰禍”后鳳凰涅槃、對自身命運反思的基礎上制定的,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成果。 《聯合國憲章》描繪了人類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鄰之道,和睦相處”的“新理想”取代了互相戕害、手足相殘的“舊畫卷”,以集體安全機制取代了傳統軍事結盟,以主權平等、不干涉內政原則打破了叢林法則、強權政治,為人類描繪了一幅共建美好世界的宏偉愿景。 70年來,在《聯合國憲章》基礎上,世界保持了總體和平與穩定,在安全、經濟、文化、科技、社會等各領域成就超過此前人類歷史總和,迎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大繁榮。實踐證明,《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是行之有效的,對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須臾不可或缺。 當今世界同聯合國成立之初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新威脅與新挑戰層出不窮。槍炮之聲遠未停息,恐怖主義、大規模傳染疾病、網絡安全威脅、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日益突出。面對新形勢,現行國際體系暴露出諸多不足,亟須完善。聯合國的使命任重而道遠。 中國倡議召開此次公開辯論會恰逢其時。各國回顧《聯合國憲章》,既是為了更好地總結那段歷史,更是為了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70年滄海桑田,不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人類企盼和平的愿望沒有改變,期望共同繁榮的發展方向也沒有改變。新時代,憲章精神不但沒有過時,反而具有更加強大的生命力。會員國應該以此次公開辯論會為契機,重申對《聯合國憲章》的堅定承諾并為之賦予新的意義,攜手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這是對傳統國際關系的革新和超越,是對聯合國70年實踐的反思和總結,也是對《聯合國憲章》的繼承和發揚。相信只要各國能夠在《聯合國憲章》指引下團結起來、同心協力,必將實現《聯合國憲章》所描繪的美好藍圖。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節日平安不可因噎廢食
已是最后一篇
-
節日平安不可因噎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