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2月25日電(記者楊金志)2014年12月10日下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鄒碧華在赴基層法院調研途中突發心臟病醫治無效去世,年僅47歲。鄒碧華去世后,社會各界一致痛悼。相熟者回憶起他生前的點點滴滴,素昧平生者了解到他的感人事跡,無不垂淚。 作為新時期公正為民的好法官、敢于擔當的好干部,鄒碧華崇德尚法,踐行黨的宗旨,捍衛公平正義,特別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頭”,甘當“燃燈者”,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事業的忠誠。 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已經成為時代主旋律的今天,我們怎樣紀念鄒碧華?最好的方式,就是按照中央的部署,堅決啃下改革中的“硬骨頭”,用實際行動和扎實成效來告慰這位“燃燈者”的在天之靈。我們學習鄒碧華,就是要學習他堅定理想信念、堅守法治精神,忠誠敬業、樂于進取、勇于創新、樂于奉獻的高尚品格,努力做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歷史的業績。 我們要學習鄒碧華對理想信念的堅定執著。理想信念是共產黨員的魂,是干事業的動力和勇氣。如果不是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如果不是懷著對黨和人民事業的無限忠誠,鄒碧華就不會“那么拼”,不會那么無私忘我。改革需要破釜沉舟和沖鋒陷陣,當仁不讓地“當先鋒”“打頭陣”,不打退堂鼓,不存私心雜念,“做了過河卒子,就要拼命向前”!我們的前途就會一片光明。 我們要學習鄒碧華對法治精神的一貫堅守。我們黨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依法治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環節。鄒碧華作為一名法官,堅定職業操守,公正司法辦案,嚴格守法遵法。每位黨員干部應當都像鄒碧華一樣,把法治精神融匯到我們的血液中去,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想事情、干事業,過好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天。 我們要學習鄒碧華對本職工作的無限熱愛。上海是全國司法改革的率先試點地區,鄒碧華是推進試點工作的一員“大將”,他把全部的熱情和所有的學識都傾注到了這份事業中去,受到各方高度肯定。鄒碧華“打鐵還需自身硬”,愛讀書、愛學習、愛鉆研是出了名的。他曾說過,法官要做“庭前獨角獸”,不能演“庭前獨角戲”。如此精辟的概括,正是出于對法律的深入鉆研,出于對職業的深刻理解。今天,只要我們千千萬萬人做好本職工作,銳意改革進取,我們就能在平凡中成就偉大。 |
- 上一篇:
-
1650起違規直刺作風建設“疲勞癥”
已是第一篇
-
1650起違規直刺作風建設“疲勞癥”
- 下一篇:
-
要做實干家 不做清談客
已是最后一篇
-
要做實干家 不做清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