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飆車族的“靈活”,需提高管理的針對性和機動性。不能等出了大事再說
當下,一部電影《速度與激情7》正在熱映,讓觀眾體驗了一把街區飆車的視覺奇觀。可是,當電影中情境搬到現實中,比如說,近有法拉利撞蘭博基尼,遠有深圳車撞的士、杭州鬧市撞人,輕則車毀,重則人傷,奇觀就變成了災難。
曾幾何時,在一些城市開始出現了飆車族的身影。開的一般都是豪車,引擎轟鳴,招搖過市——據說小圈子里的說法,這叫“炸街”,目的就是炫耀:都瞧瞧,我多牛!
街道飆車,一是擾民。大半夜、大清早的,這邊廂居民熟睡沉沉,那邊廂馬達轟鳴陣陣。一個個拉著長音的引擎聲,再沉的覺也吵醒了。
二是炫富,助長歪風。大半夜上街玩命,心靈得多空虛,才追求這刺激?
三是威脅公共安全,害人害己。為了上速度,超速猛轟油門,再改裝引擎、換上特殊輪胎,在普通街區公路上跑,這能不危險嗎?
這些危害,不用細說也都明白。很多城市也在嚴防飆車族。可是,為啥屢禁不絕呢?
很大程度上,是飆車族跟管理者玩起了“躲貓貓”游戲。車要年檢,我檢后再改裝,或者檢前拆掉,檢后再裝,“不差錢”嘛。你媒體曝光過的路段,我換個地方。東邊不行去西邊,三環不行去六環。不出件大事,管理者的注意力集中不過來,我等自可逍遙了。
面對飆車族的“靈活”,需提高管理的針對性和機動性。不能等出了大事再說,那時候造成的社會危害就大了,人死不能復生,社會影響不能消弭。在飆車族可能違規的道道關口,都要下下功夫。
比如檢車,對改裝的查驗力度應該加強;道路做好測速監控設施建設,發現在適合飆車的時段有聚集超速的跡象,就要順藤摸瓜查處;要嚴格執法,法律對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險駕駛行為早有禁止條款,該用就得用,增加飆車族的違法成本;此外,飆車族侵犯的是附近群眾的利益,后者在發現飆車行為、飆車地點上又有天然的優勢,如果能設計出讓群眾方便參與的機制,相當于給打擊飆車裝上了一部強大的雷達。
總之,只要下決心,辦法肯定有。只有靠嚴格的管理,才能還市民以清靜和安全,才能教育飆車族一個簡單的道理:街道不是賽道,有本事去正規賽場上飆去,老百姓日常通行的馬路,不容你們放肆!(知庸)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私事
已是最后一篇
-
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