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項做減法 藝術做加法
評獎本無錯,奈何水分多。過多過濫的評獎,不但有違鼓勵創作的初衷,其中更滋生了暗箱操作、利益交換等問題。如何擠掉水分?由主管部門主導的大幅度削減獎項數量,建立規范、透明的評獎機制等措施,直指病灶,可謂刮骨療毒。
還有些作品,往往只為評獎而生:邀請名角大腕、花費重金打造,一朝斬獲大獎,獲得相應補貼,就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不演了。殊不知,沒有觀眾,再好的戲也產生不了社會效益;不走向市場,“大制作”就會造成“大浪費”。從這個角度說,收窄評獎的大門,其實就是引導文藝作品主動面向觀眾、積極走向市場,取得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所以,此次削減獎項數量,是一個極好的開始。獎項的減法,將帶來藝術精品的加法,能為文藝界創造出更多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精品,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后續發展,拭目以待。(肖家鑫)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書中自有“從政經”(干部談讀書)
已是最后一篇
-
書中自有“從政經”(干部談讀書)
責任編輯:張智萍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