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日電(記者 楊洋 潘強)國家旅游局前不久發文,要向“臟、亂、差、少、偏”的廁所發起總攻,從今年起,我國將實施一場為期3年的“旅游廁所革命”,實現數量充足、干凈無味、實用免費、管理有效。
從過去的“旱廁”,到現代的“沖水廁所”,廁所環境的改善首先離不開硬件的提高。認為廁所“不登大雅之堂”,忽視、回避廁所建設的傳統觀念在悄然發生變化。尤其是面對當前旅游業飛速發展所伴隨的公共服務設施需求爆發式增長,“廁所革命”正當其時。
然而就公共廁所環境而言,硬件只是一個方面,廁所的管理同樣重要。三分建設,七分管理?!皫锩辈皇恰耙诲N子買賣”,增加數量的同時也要加強管理。一些景區僅把注意力放在硬件建設上,甚至大建“五星級公廁”“豪華公廁”“景點公廁”等面子工程,但對改進管理、完善服務提不起興趣。
促進公共廁所環境改善,既要以滿足人的基本需求為出發點,從廁所建設這類硬件基礎抓起,也要從游客使用公廁的文明細節著手進行引導。相對一些公廁良好的基礎設施,游客的文明細節令人尷尬。廁紙被偷走、坐便馬桶被踩碎、大小便后不沖廁……一些游客如廁“不拘小節”,對紙、水等資源肆意浪費,對硬件設施不加愛護,對公共衛生任性破壞。媒體報道,上海靜安區在公廁試點免費提供手紙,半年多下來,如廁者每次使用的卷筒紙長度平均為1.6米,有的被用來擦皮鞋,有的甚至整卷被拿走。
廁所使用的文明細節得不到提高,再好的硬件都難以發揮作用。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廁所革命”可以讓外界看到中國旅游環境實實在在的進步,這不僅需要政府部門的努力,更需要每一個游客的積極參與。廁所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場硬件革命,更需要引導游客從文明細節的思想認識上進行提升。
于細微處見精神,于細微處見品德。如果每個游客都能將文明細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能節約用紙,節約用水,自覺維護公廁衛生,就能讓文明之風助力“廁所革命”。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激發勞動創造的磅礴力量——慶?!拔逡弧眹H勞動節
已是最后一篇
-
激發勞動創造的磅礴力量——慶?!拔逡弧眹H勞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