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典型也要貼近青年
五四是屬于青年的節日。在今年五四召開的優秀青年座談會上,不少人發現,這份“優秀青年”的名單很接地氣,非常有“青年味兒”。
在“向上向善好青年”和“文明守法好網民”代表中,既有用柔弱雙肩擔起家庭重擔、全力支持丈夫安心在唐古拉服役的80后好軍嫂丁赟;有在父親為營救落水女孩犧牲后,毅然接過父親17萬元債務,靠自己8年省吃儉用辛苦度日還清所有債務的“誠實守信好青年”楊林;有在汶川大地震后主動獻血,在人民大會堂前自拍留影并寫下“我愛你,中國”,被粉絲們譽為“無論何時都保留一顆愛國心”的赫哲族青年藝人韓庚;還有在微博上具有超高人氣,帶動粉絲參與公益事業,形象陽光健康的16歲重慶男孩王俊凱;也有風靡網絡、讓網友看到“淚奔”不斷“催更”的愛國漫畫《那年那兔那些事兒》作者,被網友們稱為“麻蛇”的傣族85后青年林超;有在澳大利亞攻讀博士學位,2014年發起互聯網著名愛國話題傳播活動“我和國旗合個影”的青年學者雷希穎。
青年典型可以很“普通”,也可以很“時尚”,關鍵是能夠為青年所喜歡,使他們可親、可學。對于青少年來說,他們身邊的人,以及他們通過屏幕和手機所了解的偶像,無論是在生活中默默無聞的普通人,還是聚光燈下受到粉絲追捧的明星,只要能夠向這個社會傳遞向上向善的能量,能夠用自己的言行向青年作出文明守法的示范,就可以作為“典型”,推薦給更多的年輕人,從而為整個社會樹立起健康積極陽光的榜樣。
黨的群眾路線在青年工作中的體現,無非從青年中來,到青年中去。青年典型的選擇,從另一個角度,向我們詮釋著貼近青年、融入青年的時代維度。(團宣)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自主招生應守住“真”的底線
已是最后一篇
-
自主招生應守住“真”的底線
責任編輯:項麗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