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二十二個國際家庭日,祝愿普天下的家庭幸福美滿、萬事如意!
昨天,由全國婦聯主辦的“尋找‘最美家庭’活動”揭曉,100戶來自全國各地的家庭獲此殊榮。與結果相比,尋找的過程也許更具意義。作為一項群眾性活動,它正展現出強大的動員能力,吸引了城鄉居民廣泛參與,秀幸福、議家風、說家教,如火如荼的活動,讓人們重新審視家庭的意義,建設家庭文明、涵養時代新風,正成為千家萬戶的自覺追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的春節團拜會上指出:“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逢年過節,相互問候,人們總是要祝福家庭。中國傳統文化注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家庭建設的重視和對家庭幸福的期許,是中國人重要的價值取向。“三個注重”引發社會強烈共鳴,就在于這既契合文化傳統又體現時代要求。
在奔涌向前的城鎮化浪潮中,傳統家庭結構發生劇烈變化,“留守”與“流動”成為描述家庭的關鍵詞。社會結構的變遷,深刻影響著傳統倫理支撐的家庭關系,老人贍養、子女教育、婚姻穩定等問題凸顯,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社會問題的解決有待公共政策的完善和公共服務的提升,而人心問題,卻是慢工細活,需要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中不斷生成正能量、煥發新活力。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是社會的細胞。家庭需要經營,在全社會倡導“最美家庭”,就是要引導每個社會成員從日常生活做起,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讓向上向善的力量在親情中凝聚,讓真善美的風尚在家庭中傳揚,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扎根人們的心靈、滋潤人們的精神。
最美家庭,美在幸福。當選的“最美家庭”啟示我們,不可或缺的幸福密碼,就是對基本道德的堅守、對向上向善的追求和對親人他人的關愛,它們一起詮釋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家庭價值觀的精彩要義。我們期待,隨著尋找“最美家庭”活動持續深入開展,必將不斷凝聚共識、匯聚力量,創造出家庭和諧美滿、社會文明進步、國家繁榮富強的美好生活。(人民日報評論員)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每名黨員干部都要增強“四自”能力
已是最后一篇
-
每名黨員干部都要增強“四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