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監會黨委書記、主席項俊波日前在保監會機關講“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黨課時說
要建立激勵敢于擔當的選人用人機制,選用那些在重大是非面前敢于堅持真理的人,選用那些在困難矛盾面前敢于擔責負責的人,選用那些解決問題有思路有辦法的人,選用那些敢為人先開拓局面卓有成效的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創業要實就是要腳踏實地、真抓實干,敢于擔當責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決問題,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就現階段來說,創業要實最重要的是要敢于擔當。
中國有句古話,有明主而后有忠臣。還有一句話,彼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報之。這兩句話深刻說明了環境對人才成長的重要性,組織和領導一定要敢于為敢擔當的人擔當,敢擔當的人才會大量涌現。
中國歷史上敢于擔當的故事很多。齊國大夫崔杼殺了國君齊莊公,怕遭到歷史的譴責,就要當時的太史在記錄這段歷史時寫成“先君害病身亡”。結果太史把寫好的史書給他看,“夏五月,崔杼弒其君”。崔杼非常不滿,殺了這個史官。又讓太史的弟弟再來寫,寫的還是“崔杼弒其君”,也被殺了。最后崔杼對太史的另一個兄弟說,你兩個哥哥都死了,你難道不怕死嗎?不料這個弟弟正色說,據事直書,是史官的職責,失職求生,不如去死。正是因為中華民族有一大批這樣敢擔當的人,才有我們輝煌的今天。
自古以來敢于擔當的人都是受人尊重和被社會推崇的,他們“忠義、壯烈”的擔當精神甚至可以贏得敵人的敬意。北京、天津、上海、武漢都有一條“張自忠路”,就是為紀念抗日名將張自忠將軍的。張自忠將軍在抗戰時有段昭告部將的名言,“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國家及我五千年歷史之民族,決不至亡于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
對共產黨人而言,敢于擔當是我們的鮮明品格。在我們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向來不乏敢于擔當的杰出楷模,哪里有困難、哪里最危險,哪里就有共產黨員的身影。而在千千萬萬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更有無數甘于奉獻、默默擔當的黨員干部,這些人,是我們立黨的基石,是他們托舉起了社會主義大廈。
保險監管系統的各級黨組織,要旗幟鮮明地支持擔當者、保護擔當者、褒獎擔當者,為那些敢于擔當的黨員干部撐腰鼓勁,使敢于擔當成為領導干部的自覺追求,使勇擔當、敢作為在干部隊伍中蔚然成風。要建立激勵敢于擔當的選人用人機制,注重選用那些在重大是非面前敢于堅持真理的人,選用那些在困難矛盾面前敢于擔責負責的人,選用那些解決問題有思路有辦法的人,選用那些敢為人先開拓局面卓有成效的人。
總之,要通過強化正確用人導向,健全干部考核評價體系,讓那些有銳氣、勇作為、敢擔當的干部得到重用,讓那些日常工作不負責任、關鍵時刻畏首畏尾的人受到警醒。
(記者 盛若蔚整理)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學區房“退燒”還得靠改革(人民時評)
已是最后一篇
-
學區房“退燒”還得靠改革(人民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