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價格信得過景區”,實際上是引導旅游行業形成一種誠實守信、理性發展的經營氛圍
5月25日,國家旅游局發布首批“全國旅游價格信得過景區”,1801家景區入列其中。
怎么才算價格信得過呢?有6條標準,景區一票制、價格無欺詐、特殊人群優惠、預約優惠、公布價格構成、三年不漲價。夠著了,就可以申請掛牌,昭告天下。
有人質疑了,價格信得過,誰說了算?這份名單的公信力如何?監管怎么跟上?
其實仔細考察這6條,可以看出“價格信得過景區”創建活動的內在理路,實際上是要在旅游行業營造一種誠實守信、理性發展的經營氛圍,雖然沒有硬約束力,但其積極的引導作用不可小覷。
比如,景區一票制,針對的是很多景區大環套小環,進大門收費,進二門還收費的層層拔毛行為;預約優惠,則是引導景區利用信息手段,提前預判景區人流,從而提升游客體驗水平;公布價格構成,三年不漲價,更是直指當前旅游市場的核心問題——門票依賴,有助于游客明白消費,有助于景區合理定價……
平心而論,用政府引導、景區自愿的方式,而非直接干涉市場定價,來創建“價格信得過景區”,既是對景區價格、旅游市場的合理疏導,也是在旅游行業中推動誠信經營,倡導旅游服務升級。三年不漲價的承諾做出來了,你要食言,游客就用腳投票。加上這么一層軟約束后,景區在產生漲價沖動時起碼能冷靜冷靜。
當然,價格信得過,不等于一直不漲價。而對于景區門票漲價的問題,則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如,以公共資源為依托的景區,在定價時必須體現公益性質。社會資本打造的主題公園或博物館等,應尊重其定價的自主權。在經濟不發達地區,門票收入是地方公共開支、景區保護和管理費用的重要來源,免收門票或者調降的條件尚不成熟。但不管怎樣,對于景區監管部門和開發商而言,增加的門票收入應該主要用于旅游環境改善和景區品質提升。
總而言之,要想擺脫門票經濟依賴,讓景區價格真正信得過、無欺詐,需要各界合力推進旅游市場整體理性發展,使旅游經濟獲取更大更全面的效益。而國家職能部門的引導,只是第一步。(熊建)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科學與藝術美美與共(新語)
已是最后一篇
-
科學與藝術美美與共(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