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微博爆料稱,有關部門6月底或將出臺政策治理電視真人秀亂象,管控內容包括節目類型和播出形式。比如,要求每家衛視每個季度只能有一檔真人秀,一檔真人秀只能一年播一季,內容貼近老百姓、不能浮夸等。有分析認為,真人秀節目《我們相愛吧》及《奔跑吧兄弟》或將受影響。
衛視真人秀確實需要予以必要的限制。眼下,真人秀用“泛濫成災”一詞來形容,絲毫不為過——據媒體報道,今年總共有近200檔真人秀節目已加入或即將加入拼搶收視率的大戰,這一數字是去年的5倍。從旅行到奔跑,從唱歌到唱戲,到明星假裝戀愛到假裝當兵,從明星帶孩子到喂養動物……不少觀眾直呼,“這是要看吐的節奏”!
如今有很多觀眾對真人秀不買賬,認為瞎耽誤時間,與此同時,很多衛視的真人秀本身也是在慘淡經營——所謂“高收視率”,不過是自說自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各家電視臺之間出現了爭奪大牌明星的不良風氣。衛視真人秀越來越舍得砸錢,所請明星陣容越來越強大,據說某影星參加《極限挑戰》價碼達上千萬元。只要錢給得夠多,恐怕以后請鞏俐、王菲等參加真人秀也并非沒有可能。
有人或許會說,衛視瘋狂砸錢搞真人秀,干觀眾何事?表面上看,衛視確實是自負盈虧,沒燒納稅人的錢,花的是廣告收入。但我們要看到,衛視越是舍得在真人秀上大把燒錢,對廣告的依賴程度就越大,虛假廣告、違規播放或插播廣告等行為越會層出不窮。而且,節目贊助商的天價廣告費,還不是由消費者通過購買使用其商品和服務而間接地埋了單?
另一不可忽略的問題是,真人秀泛濫成災,節目內容就會越來越高度同質化。在爭先恐后、唯恐“秀”遲了的競爭態勢下,各大衛視難免心浮氣躁,很難有耐心開發原創節目。正因如此,我們時??吹缴秸妗⒁M版真人秀紛紛登臺亮相,你“虐童”我“虐星”,你“野外生存”我“鄉下吃苦”,很容易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消減其原創精神。
因此,有關職能部門對真人秀頒布“限秀令”,還是有必要的。不過,到底應該對真人秀如何“限”,這是個智慧活。首先恐怕要明確界定何為“真人秀”,如果界定比較模糊、太過寬泛,此前什么節目都可以往真人秀靠,“限秀”之后,可能什么節目也可不叫真人秀。就像某些相親節目,被規范之前叫相親節目,規范之后改稱生活服務類節目。
同時,也不必限于“一臺一季一檔,一檔一年一季”,只要是內容健康向上、貼近老百姓、深愛觀眾喜愛的真人秀,就可以多給其留一些活路,一季度一個衛視存在一至兩檔這類真人秀,一檔一年播兩季,也無所謂。而以假亂真的明星假裝戀愛之類的真人秀,跟風嚴重、質量不高,或存在虐待兒童和動物現象的真人秀,哪怕一季也應限制或禁絕。(何勇海)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此時“惡作劇” 無異心頭插把刀
已是最后一篇
-
此時“惡作劇” 無異心頭插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