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學過端午節
發表時間:2015-06-19   來源:人民日報

  “因革損益”本是文化傳承之道。有些端午傳統習俗流失固然可惜,但更需要適應現代生活需要,創新過節方式,讓端午節所承載的愛國精神與高尚情操,變成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

  在我國,端午節已走過2000多年的歲月,納入國家法定節日體系也已是第八年,同時還是中國和世界雙料非物質類文化遺產,可謂歷史悠久。在新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境中,如何深入發掘端午文化,守護端午傳統,是一個嶄新而又重要的文化命題。

  關于端午節的起源,一般認為發軔于憂國憂民、投江而死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漢儒劉安稱頌他“志潔行廉”,宋儒朱熹贊譽他“仁至義盡”。換言之,屈原曾經立德、立功、立言,是一位偉大而又不朽的往圣先賢,其生平事跡和文學作品所體現的愛國精神和高尚情操,既是端午文化最為寶貴的高貴品質,也是中華民族念茲在茲的優美價值。千百年來,古人每年在五月初五這天紀念和感恩屈原,周而復始、從未間斷,并與農耕生活相適應,形成一系列民俗習慣,如包粽子、戴香包、掛菖蒲、賽龍舟,等等。這些民俗習慣雖具有不同的地域色彩,但皆能人人參與和感悟,因而有助于將屈原精神和端午文化演變成每個個體生命的重要節點,凝聚成中華民族大生命的重要傳統。

  時移世易,俗與世變。當今中國加速由傳統農耕社會邁入現代工商社會,許多基于農耕生活形成的端午習俗逐步淡化甚至徹底消失。比如,在城鎮里,人們或許還會吃粽子、戴香包,但很少有人再親手包粽子、做香包,家家戶戶掛菖蒲、薰蒼術的現象幾近于絕跡,就連賽龍舟、祭屈原等最重要的紀念活動,也開始變得更注重表演性甚至商業化。與此同時,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多元文化發生碰撞,中國傳統節日面臨外來節日文化競爭,端午節也不例外。比如,明天是端午節,后天則是由西方傳來的“父親節”。許多趕時髦、愛熱鬧的年輕人,似乎更喜歡過帶有異域情調的“父親節”,而不是最具本土風情的端午節。

  在“古今斷裂”和“中西競爭”多維文化生態格局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端午節作為一個旅游、休閑、娛樂以及購物的日子來過,甚至有人戲稱端午“小長假”是屈原投江留給今人的“福利”。進而言之,今天的人們雖仍在過端午節,但卻越來越遠離甚至是遺忘了端午節的真正精神及其文化傳統。這一尷尬境遇令人遺憾。有哲人指出:“凡是不回想起祖先的人都不會寄希望于后世。”我們若不能有效守護祖先傳承下來的端午傳統,而是異化甚至是拋棄,同樣不能給后代子孫留下一份豐厚的文化遺產和寶貴的思想資源。

  當然,我們也不必為此過度焦慮。端午節歷史悠久、影響深遠,其精神和傳統早已深入國人的骨髓,融入國人的血液,變成國人的文化基因,關鍵是如何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之再度變成一種活生生、活潑潑的節日文化形態。“因革損益”本是文化傳承之道。有些端午傳統習俗流失固然可惜,需要搶救,但更需要適應現代生活需要,創新過節方式,讓端午節所承載的愛國精神與高尚情操,能更加現代化、人性化地與我們的生命發生緊密的聯系,變成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就此而言,端午節仍然在路上,而我們則需要重新學過端午節。(慕朵生)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責任編輯:朱 波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684958&encoding=UTF-8&data=ACj4HgAAAAcAAE5cAAAAAQAV6YeN5paw5a2m6L-H56uv5Y2I6IqCAAAAAAAAAAAAAAAvMC0CFQCPuBbmlk2NLmh-18373fNoE5l5UgIUPGhU5b1Pel5KAgve2gf9N8CpqUY.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684958&encoding=UTF-8&data=ACj4HgAAAAcAAE5cAAAAAQAV6YeN5paw5a2m6L-H56uv5Y2I6IqCAAAAAAAAAAAAAAAuMCwCFG1nt0JqAIks32xadrlcSsly9kP2AhQmnvB7uGz_PkNrKQea2NCVp9t5EA..&siteid=7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欧美激情 | 亚洲日本成年在线看 | 天天做天天摸天天爽精品一区 | 一级a做视频免费观看日本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9人热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综合a | 日韩欧美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