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環境和尊重生命不僅需要道德層面的發揚,更需要經濟層面的標注
美國政府近日宣布,與英國石油公司(BP)就2010年“深水地平線”油井爆炸事件達成187億美元的和解。這起事件曾導致數百萬桶石油泄入墨西哥灣,近1500公里海灘受到污染,至少2500平方公里海水被石油覆蓋。和解金的大多數,將用于受波及諸州的環境修復。
這件事不僅創下美國與單一實體公司最大和解協議紀錄,而且首次“量化處理”了一起如此重大、如此為世人所關注的環境公案。通俗地說,就是“給環境定價”。
BP和環保主義者都曾堅決反對,但出發點卻截然不同。BP一度認為,自己雖然是環境的破壞者,某種程度上也是現有懲罰機制的受害者。擔心一旦“認罰”,受“示范效應”,訴訟索賠的請求就會接踵而至,甚至可能被某些欺詐者渾水摸魚。
而許多環保組織則認為,相比無法贖買的環境,企業的賠償有限。墨西哥灣漏油導致的環境破壞很多是不可逆的,區區187億美元不足以修復環境,也無法以儆效尤。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拒絕給環境定價,對BP“不依不饒”地糾纏到底。
應該說,187億美元并不能“買斷”破壞環境的責任,和解協議也并不能阻止受害企業、團體和個人的訴訟,不論“公了”或“私了”,所耗費的時間和金錢都將是天文數字。但畢竟,這一和解在很高的層面為環境“定了價”。作為污染責任方,BP交出“明碼實價”的187億美元后雖不能“無事一身輕”,卻可以在面對聯邦、州和縣市這幾個最關鍵“苦主”時變得更輕松一些。因此,和解協議一經公布,BP在倫敦的股價就攀升了5.3%。企業通過支付賠償,換來了對污染責任的減輕和洗脫。
另一方面,重大污染事件給環境造成的影響、帶來的損失,需要經過漫長論證才能科學、準確界定,以作為法庭裁決的必要依據。而在這段時間里,污染的清理、環境和生態系統的恢復,很可能因責任待定而陷入停滯,其結果往往導致生態和環境危機進一步擴大。遲遲不定價,就意味著當地遲遲得不到治理、恢復所急需的巨額資金,這對于環保、經濟和生態,并沒有什么好處。
更重要的是,在市場環境中,一個項目要投入多少環保成本、一個產品要花多少做安全升級,都跟定價的努力直接相關。10年前,美國曾考慮過要求汽車制造商把車頂加固一倍的法規,一旦實施,每年能減少135人死于交通事故。但就是由于加固車頂的成本,比賠償135條人命的成本高很多,當時的總統最終選擇了退而求其次的法規。5年之后,政府綜合各方面意見,把這個領域的命價從350萬美元提高到610萬美元,遠遠超過加固車頂的費用。這樣一來,不用改法規,企業也趨向于增加安全投入。
給環境、生命去定價,長期以來褒貶不一、阻力重重。但很多時候,保護環境和尊重生命不僅需要道德層面的發揚,更需要經濟層面的標注。只有給“無價”設法“定價”,才能更好地利用市場的力量去維護無價之物。(陶短房)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別讓旅游業被購物綁架
已是最后一篇
-
別讓旅游業被購物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