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于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如何有效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一個需要探索、鉆研、創新的課題。從筆者所在的上海電力學院的實踐來看,貼身設計,進而貼心涵養,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
貼身設計,首先要把核心價值觀教育滲透在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的各個環節,構造全員參與、全天候運行的立體育人模式。我們將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相關內容分解于教材、課堂、課外、網絡、教師隊伍建設、評價體系等方面,使理想信念教育有機融入學生學習過程、教師教學過程、學校管理過程。比如,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新計劃,優化思政課程的教學方式;推進德育與體育、藝術、文化及創新活動的融合教育;依托首日教育、主題教育、重要節慶紀念日等,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日常思政教育。
其次,要堅持“教”和“學”并進。立德樹人是一項綜合工程,在教與學中,既無主次之分,也無主客之別,應該教學相長。作為教師,要有立德的示范意識,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為標準,在講臺上“教好書,育好人”,在講臺下“說好話,做好事”;作為學生,要有立德的養成意識,努力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
貼心涵養,首先要貼近學生。在上海電力學院,校領導與學生的“面對面”活動已經開展了5年,每周兩次,雷打不動。每次一位校領導與一個班級的學生促膝談心,既面對學生學習、生活方面的要求與建議,也面對他們思想的困惑和疑問。在熱點、難點、焦點問題的交流討論中,在把現實問題的“怎么看”,引導向實踐上的“怎么辦”的過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如春雨一般,悄然滲進學生的心田。與此同時,學校還組織輔導員、班主任、思想政治課教師運用校報、校園網、微博、微信、微電影等媒介,結合時事熱點和學生的關切,引導學生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
再次,要營造師生在核心價值觀教育上的“肩并肩”氛圍。利用重大節慶、紀念日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利用事關學校大局和師生利益的重大事項的紐帶性、橋梁性,利用身邊人身邊事的思想共鳴性,可以營造情感相通、思想相融、師生交心的“心連心”格局,更好地滋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近年來,我們挖掘和宣傳校園中“好故事、好風景、好創意、好聲音”,一批志愿服務模范、學雷鋒標兵成為同學們身邊的榜樣,也成為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生動教材。
總之,針對青年學生成長的特殊性,結合學生的接受心理特點,既有高屋建瓴的總體設計,又有春風化雨的細致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定會取得應有的效果。(成旦紅)
- 上一篇:
-
社會信用治理須三力協同
已是第一篇
-
社會信用治理須三力協同
- 下一篇:
-
電影應滿足更大觀眾群體的需求
已是最后一篇
-
電影應滿足更大觀眾群體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