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事業的發展,離不開規范有序的管理和監督,有關職能部門必須負起監管責任
到今年,廣西隆林人王杰創辦“百色助學網”已經9年,他自稱資助了4000余名貧困孩子。令人吃驚的是,有人發現,王杰可能借公益之名,性侵了數十名女生,部分女生首次被侵犯時尚未成年。近日,王杰被當地檢察院批準逮捕。
名為“大山里的天使”,實為化裝后的魔鬼。據報道,王杰的電腦中共存儲40多段色情視頻。這是病態的記錄,也是罪惡的見證。“沒有人比我更恨他了,他毀了我!”一名被侵犯的女童,至今難遣悲憤。“西家兒童不識虎,執竿驅虎如驅牛”,那些向王杰求援的貧困女童,自我防御能力較差,哪能想到王杰人面獸心,自己如同投向羅網的籬間雀?只是,在案發前,當地相關部門為何也集體保持沉默?
1999年,王杰師專畢業后,先后在隆林縣多所村小任教,被指“口碑不好”,劣跡斑斑;開辦“百色助學網”后,長期不上班,但直到2013年,才被教育部門停發工資,直到2014年才被開除。在“百色助學網”上,王杰自我介紹“供職于廣西隆林縣委宣傳部外宣辦”,對這個拉大旗作虎皮式的虛假宣傳,隆林外宣辦始終未予干預。
“百色助學網”系王杰個人所辦網站,但他并未在民政局正式注冊,也沒有對公賬戶——所有捐款,均匯入其個人賬戶,這已明顯違反公益事業捐贈法,當地的民政部門仿佛始終不知情,遑論出手監管。
這起案例雖然極端,但對公益助學的傷害是顯而易見的。應當承認,隨著網絡慈善等方式的興起,人們捐資助學、扶貧濟困更加便利了。然而對于這些新型慈善方式的管理,還遠未到位。現實中,往往隨便一個人就可以發起籌款,至于是否有正規的登記注冊、財務管理、審計監督,很多時候成了盲區。普通人自我保護的意識不強,管理部門也管不勝管,以至于像“百色助學網”這樣的無資質網站竟然創辦9年也無人監管,直到媒體揭露才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這樣的案例多了之后,必然進一步損害人們對民間慈善的信心。事實上,就像當地官員所分析的,“隆林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自我發展能力弱,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在這樣的貧困地區,除了政府更多承擔起扶貧助學的責任,也需要民間力量的參與。而一旦民間慈善出現亂象,很容易讓當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將合規合法的助學項目也拒之門外,熱心公益的人士也可能因擔心遇到騙子而收回慷慨解囊的雙手。
慈善事業的發展,離不開規范有序的管理和監督。從這個意義上講,首先應該還是加強管理。有關職能部門必須負起監管責任,加強對公益慈善組織信息公開的促進和約束力度,及時封堵管理漏洞。與此同時,對正當的公益行為,該支持的還要支持,該鼓勵的還要鼓勵,而不能因噎廢食,“一管就死”。(秦寧)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百千年后有書聲
已是最后一篇
-
百千年后有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