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歷史文化“活”的形態
發表時間:2015-10-21   來源:人民日報

姚亞平

  歷史遺跡能夠穿越時空,結合人與事,給今人形象直觀的認識。文化需要載體,從某種程度上說,歷史遺存是地域文化的根脈所系

  地域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臨川文化作為特色鮮明、底蘊深厚的地域文化,怎樣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不斷傳承轉化,這個問題有一定的普遍性。對待地域文化,我們應著力于保護,著眼于發展,努力做到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中國有句古話,叫“目擊道存”。眼睛之所見與領悟“道”之所在,有很大的關系。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我一般有三問:這里出過多少進士?這些人才是在哪里培養的?如果是在書院培養的,這些書院是否還在;如果房子不在了,那遺址還在嗎?為什么要這樣問、這樣找?因為“睹物”可以“思人”。講歷史名人,不能只是一個隨風飄蕩的口頭故事;講文化精神,不能講成一個佶屈聱牙的高深話題。歷史遺跡能夠穿越時空,結合人與事,給今人形象直觀的認識。文化需要載體,從某種程度上說,歷史遺存是地域文化的根脈所系。

  如果物質的東西都不存在了,古宅、城墻、縣衙、書院都沒有了,那文化的“道”很可能就要走進博物館了,而不是存在于老百姓的生活中。走在撫州老城的街道上,看到人們那樣生活,水粉那樣吃,你就能感受到撫州文化在這里流淌。如果不是在生活中生動地傳承,文化就容易消失。所以我們不能放棄保護歷史遺存、故居古村古建的責任,不能喪失搶救的意識,要想方設法留住“活”的形態,讓文化的種子、文化的魂魄能夠沉淀,能夠生長。

  保護遺存,要從實際出發,有根有據。講地域文化,不能掉書袋、抖知識,不能漫無中心,不能玄虛空談,要抓住關鍵。當前,要特別重視縣城的傳統文化保護。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縣是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基本單位。村莊里的古建筑多半是私人老宅,公共建筑大多是祠堂、古橋、古井等,而縣城里有著鄉村沒有的公共建筑、商業建筑以及官府建筑,聚集了一定區域內的生產要素、文化要素、資本要素等,所以要特別注重縣城的文化遺存、文化遺產。

  賡續傳統,要彰顯文化遺產的魅力。要用文物、古建筑、古街道說話,而且一定要給予深入的闡釋。如果沒有講解,群眾很難理解文物以及古建筑的意義和重要性。一個地方的宣傳、旅游、文化等部門,要為當地的文化景點寫好解說詞,拍好紀錄片,搞好展覽,利用多種媒介立體宣傳,讓地域文化看得見,讓歷史故事可呈現。同時,文化要跟城市建設、民生改善、景點開發等結合起來,更要和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讓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有力支持。

  ——江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姚亞平近日在弘揚臨川文化座談會上說

  (記者 劉士安整理)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責任編輯:王鈺
分享到: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921706&encoding=UTF-8&data=ACyU6gAAAAcAAE5cAAAAAQAk55WZ5L2P5Y6G5Y-y5paH5YyW4oCc5rS74oCd55qE5b2i5oCBAAAAAAAAAAAAAAAuMCwCFGODncA6GIOmaxv3nbpCxVXU7eidAhQFIfIaIBlmZHs5SZfpEvJ91JLqLw..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921706&encoding=UTF-8&data=ACyU6gAAAAcAAE5cAAAAAQAk55WZ5L2P5Y6G5Y-y5paH5YyW4oCc5rS74oCd55qE5b2i5oCBAAAAAAAAAAAAAAAuMCwCFHOEARPpFCsE6kXhkgV8S4J02GK8AhQ6lcnXzB9tDEBXdi_VrrzIk8TGTA..&siteid=7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专区自拍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字幕中文 | 午夜亚洲AⅤ在线影视 | 一级中文字幕免费 | 亚洲精品在线第一页 | 亚洲国产97在线精品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