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一把手,從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到省市縣鄉黨委書記和行政主官,從企業一把手到部門一把手,實難盡數。從工作角度講,“一把手工程”也名目繁多。在人們心目中,一把手位置重要,責任自然也重大。對于一把手而言,站好自己的位置、擔好自身的責任,需要領會好、寫好這個“一”字。
一把手的“一”,排在數字首位。這意味著一把手居于“頭羊”“首雁”位置。羊群領路靠頭羊,大雁無首難成行。一把手往哪兒領、怎么領,大有講究。當年,正是在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帶領下,蘭考縣委一班人帶領全縣群眾掀起了改天換地的奮斗熱潮,為改變蘭考面貌立下了卓著功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不斷涌現。一把手領路正確,一個地方、一個單位就會大路朝陽向前進;一把手領路錯誤,一個地方、一個單位就難免誤入歧途。
一把手的“一”,單獨看顯得形單影只;只有與其他數字組合在一起,才會產生“倍增效應”。這意味著一把手必須與班子成員默契配合、協作共事,與群眾密切聯系、打成一片,才能取得1+2+3+……乃至幾何級數增長的效果。君不見,今年中央表彰的百名優秀縣委書記都是與班子成員志同道合、齊心協力,與群眾緊密聯系、同心同德,從而取得優異成績的。一把手如果自恃大權在握,獨斷專行,勢必成為孤立的“一”、成為“孤家寡人”。
一把手的“一”,豎起來看就是標桿。一把手不是那么好當的,要成為一個班子及一個地區、一個單位的旗幟、標桿,敢于向同級、下級、群眾喊出“向我看齊”。焦裕祿敢喊、孔繁森敢喊、優秀縣委書記們敢喊,他們的勇氣源自德高行端。那么,是否每個一把手都有勇氣這樣喊?未必。即使敢喊者中,有的恐怕底氣也不那么足;更有甚者是臺上他講、臺下講他。實踐證明,能不能成為旗幟、標桿,是衡量一把手是否稱職的準繩。當官先做人,清白做人、干凈做事、坦蕩為官,做好人才能當好官。對于一把手來說,做好人也就為樹旗幟、立標桿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把手的“一”,橫著看像根扁擔。這意味著一把手要勇于擔當、敢于負責,絕不能握著一把手的權力、丟了一把手的責任。在當前大力整風肅紀、反腐倡廉的形勢下,有人滋生了“一把手不好當”的心態,甚至出現種種不作為的懶政、賴政行為。這些人或是“掛帥不出征”,只管開會、講話、走形式;或是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任其自然,上項目怕被人懷疑,搞改革怕惹是非,當起“甩手掌柜”;或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能躲就躲、能避就避、能推就推;或是“睜只眼閉只眼”,對不良現象乃至不良風氣不管不問。凡此種種,都是一把手不敢擔當、瀆職失職的表現。長此以往,必然導致班子紀律松弛、組織渙散,貽誤改革發展事業,甚至會給腐敗分子以可乘之機,損害黨的肌體健康,給所在地區、單位造成重大損失。
我們黨對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的任用十分慎重,一個人能在一把手崗位上歷練實屬不易。因此,一把手必須倍加珍惜其位、倍加珍重其權、倍加珍愛其譽,按照習近平同志要求的那樣,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坦坦蕩蕩為官,寫好這難得的“一”字。(李儉)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讓城市發展更“自然”些
已是最后一篇
-
讓城市發展更“自然”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