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父母慈、子女孝”為核心的慈孝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時代賦予了“慈孝”更多的含義。在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深挖慈孝文化底蘊,眾志成城揚慈孝、推慈孝、行慈孝,可以拓展延伸出愛崗敬業、愛心公益、誠信友善等慈孝的新內涵,使現代慈孝文化的影響力不斷擴散,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更加豐富。
在我國2000多個縣(區)中,寧波市江北區是與慈孝最有淵源的區縣之一。古有慈孝楷模、今有鮮活典型,城市的角落還有大量跟慈孝有關的歷史遺存。因為不斷行慈踐孝,寧波市江北區先后被授予“中國慈孝文化之鄉”“中國慈孝文化研究基地”的稱號。江北區的做法為各地的慈孝文化建設積累了經驗,為在現代社會弘揚慈孝文化提供了新途徑。
任何文化的培育首先都要有合適的土壤。江北區通過“眾耕”的方式,讓“慈孝土壤”不斷擴大,比如通過舉辦重大慈孝活動擴大影響力,通過挖掘有形慈孝元素增強感染力,通過互聯網推廣慈孝文化促進傳承。自2009年起,江北區把每年的10月作為“慈孝文化月”,已連續舉辦了七屆中華慈孝節,連續開展了三屆“尋找當代中華最感人的十大慈孝故事(人物)”的活動。通過開展這些活動,江北區的“慈孝土壤”日漸肥沃,為慈孝文化的培育奠定了基礎。
在弘揚慈孝文化的過程中,江北區始終把機關干部、青少年、農民、外來員工等群體作為重點目標人群,通過制度化設計,推動慈孝基因植入重點人群,讓弘揚慈孝文化成為他們的文化自覺。比如,通過把慈孝與干部德行相結合,江北區已有300多名區管干部經過了道德評價“尺子”的測量。通過把慈孝與中小學育人工作相結合,《慈水涓涓》《美德與情操》等鄉土教材作為中小學德育必讀書目已得到廣泛推廣。而以農村文化禮堂為主陣地,營造敬老愛老的風尚,則使慈孝與鄉風文明相結合。此外,江北區還在民營企業發放了10萬多本職工慈孝讀本《慈孝與和諧》,通過建立實施“慈孝公休”、發放“慈孝工資”等機制,增強了外來員工的歸屬感,做到了把慈孝與感恩相結合。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發揮慈孝榜樣的示范、帶動、引領作用,以鮮活的榜樣帶動人,可以起到評選一個人、影響一大批、教育全社會的實效,從而在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圍。比如,江北區在金融服務方式上進行了創新,推出“慈孝星”信用貸款,為身邊好人、“最美江北人”等道德模范提供貸款方便和利率優惠,讓有“德”者有“得”,實實在在地提升了慈孝典型榮譽的“含金量”。
江北區還以慈孝為“媒”,通過加強慈孝與慈悲、慈善、慈愛等領域的融合滲透,不斷豐富和拓展慈孝文化的內涵和外延,探索出慈孝文化與相關產業融合的新路徑,使全民共享慈孝文化與產業融合發展的成果。比如,以“慈孝—慈悲—慈湖”為紐帶,通過整合寧波慈城、舟山普陀和臺灣慈湖三地的旅游產品,開辟出“慈孝文化之旅”專線,推出了“星期六·相約古縣城”活動,每年安排2600余位市民帶父母或子女免費游覽慈城古縣城,接受慈孝文化熏陶。這些舉措,不僅弘揚了慈孝文化,還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讓群眾得到了精神和物質上的雙重實惠。(林大吉 作者為寧波市江北區區委常委、宣傳部長)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誠意比什么都重要
已是最后一篇
-
誠意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