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新華社評論員)共商國是的重要時刻,是向著夢想揚帆奮進的新起點。中央政治局近日召開會議,討論國務院擬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稿和審查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稿。匯聚人民意愿,擘畫發展藍圖,隨著“兩會時間”日漸臨近,新的希望伴隨春天的腳步激蕩在人們心中。
“十三五”開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當關鍵節點的勠力同心與面向未來的美好憧憬相互激蕩,增添了勇毅篤行的定力和信心。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全國旅游市場持續升溫,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15.6%;節日消費大幅攀升,銀聯交易總金額增長三成,達到3121億元。在寒意陣陣的世界經濟大環境下,繁榮的節日市場、強勁的消費能力,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中國經濟的巨大活力和強大韌性。
信心寫在節日的笑臉上,更蘊藏在發展的深沉動力中。過去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以堅定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氣,攻堅克難,銳意進取,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穩中有好。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結構調整取得標志性進展,基礎設施水平全面躍升,科技創新實現重大突破,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進一步提高,充分顯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大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更加堅定了我們決勝全面小康的信心。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就能始終動力澎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新境界,有力保障、更好實現了有序政治參與,激發出億萬人民為夢想拼搏的磅礴之力。這是我們黨執政地位堅如磐石、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也是各項事業充滿活力、不斷發展的源源動力。
發展靠人民推動,發展用制度保障。從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到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不斷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論和實踐創新、不斷提高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水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改革中不斷發展,在人民的廣泛參與和建設中日臻完善,為中國發展提供了堅實制度保障。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鞏固和完善我國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發展進步的基石才能更加牢固,夢想才能照進現實。
歷史昭示寶貴經驗,也蘊含沉甸甸的責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濟濟一堂,為國家發展建言獻策,是職責所系、使命所在,也是中國制度優勢的具體體現。無論是為出臺“十三五”規劃建議資政建言,為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出謀劃策,還是為改善民生、脫貧攻堅深入調研、貢獻智慧,代表委員們責任重大。黨的十八大以來,已經舉行40多次的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大家協商真問題,敢于建真言,在熱烈而不對立的討論、真誠而不敷衍的交流、尖銳而不極端的批評中集思廣益、凝聚共識,折射出“中國式民主”的獨特魅力。面向未來,代表委員以問題為導向認真履職,以民生為指針參政議政,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聚焦,向新發展理念聚力,必將為科學制定、順利實施“十三五”規劃綱要創造有利條件、夯實堅固基礎。
人勤春來早,奮蹄趕秋實。“兩會時間”的到來,意味著中國號巨輪即將開始新的航程。“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沖刺的艱巨任務落在我們這一代人肩上。”讓我們以必勝的信心、昂揚的斗志、扎實的努力,在新的歷史進軍中,書寫今天的精彩,成就明天的輝煌。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中國元素如何真正融入設計
已是最后一篇
-
中國元素如何真正融入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