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亭留給我們的思考
左亭是“三嚴三實”好干部,是“五好”“四鐵”干部,是典型的改革促進派、實干家、創新者。
怎樣是好干部?怎樣成長為好干部?怎樣讓更多的“火車頭”在“供給側”脫穎而出,從“一花獨放”變為“百花齊放”?
“自主選擇工作崗位很難,但你可以選擇自己的工作態度。”“我唯恐思想產生波動,放松對自己的要求。”簡單樸實的話語,令人感知到左亭栩栩如生的豐滿形象,他平凡而光輝的人生,閃耀著“火車頭精神”。這種精神蘊含著鮮明的底色:“行己有恥”的高尚氣節、知行合一的理想人格。
左亭與人民群眾同坐一條板凳,“對老百姓的事情絕不馬虎”,創造了人地和諧的“懷化經驗”。為武陵山片區力爭高鐵項目,助推老少邊區攻堅脫貧。他“鸕鶿入水”搞調研,“庖丁解牛”抓落實,在每個崗位上都干得有滋有味,出色出彩。
左亭拎著烏紗帽做事,干事創業舍得吃苦、不怕吃虧、認真吃透,彰顯了堅強的黨性與人民性內在統一,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和品格。清爽的黨風政風蔚為大觀,才能更好地引導清爽的社風民風。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更加決定了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需要左亭這樣的好干部,呼喚各行各業不斷涌現“火車頭”。
在全面從嚴治黨的背景下,在歷史發展的關鍵時期,選人用人更是風向標,更要傳遞出明晰的信號,見賢思齊,進賢退庸。構建務實管用、簡便易行的制度,搞“加法”,也搞“減法”。改善多渠道多領域發現、識別、舉薦辦法,避免“起點決定終點,身份決定終點”的初始弊端,真正推動干部正常流進流出、能上能下。
讓更多的“千里馬”從“盆景”到“風景”、從“風景”到“風尚”,在偉大昌明的時代譜寫波瀾壯闊的歷史偉業,是對左亭最深的紀念、最好的褒揚,是“火車頭精神”最好的傳揚。(作者系湖南省株洲市網宣辦副主任、博士 羅峰)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小康路上需要更多像毛豐美這樣的帶頭人
已是最后一篇
-
小康路上需要更多像毛豐美這樣的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