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我們的口頭傳承
發表時間:2016-03-21   來源:人民日報

  人類的知識傳承主要有口頭傳承和書面傳承兩種方式,而口頭傳承的歷史要長得多。對一些民族而言,歷史記憶、知識體系、信仰傳承、文藝創造等大都保存在口頭傳承之中。可以說,文化既保存在文字中,也保存在口頭上。

  相對于語言,文字是“第二性”的,是從語言中發展起來的。換句話說,語言可以沒有文字,文字卻不能沒有語言。在人類文明的演化過程中,口頭文化長期扮演著重要的信息傳遞角色。當然,書寫的作用也不容小覷。在文字發明和使用的環境中,人類文明和技術獲得了高速發展。文字雖然依附于語言,但一經問世和廣泛使用,就具備了某些特殊屬性。學界往往把沒有文字的社會稱作“前文字社會”或“無文字社會”,以區別于大量使用文字的社會。

  在歷史上,文字有被神圣化的傾向,掌握文字的人往往被人敬重。制度化教育基本上是以抄本、刻本和印本上所記載的知識為核心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將書本知識神圣化的趨勢。而民眾在千百年間形成的口耳相傳的知識,長期得不到應有的關注。在今天的教育制度和知識體系中,雖然有民俗學、文化人類學等關注民眾知識和文化的學科,但總體而言,重上層精英文化、輕底層民眾文化的傾向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矯正。好在從20世紀中葉開始,越來越多的學者意識到,以往偏重書面文化、輕視口頭傳承的傾向,給整體把握人類文明進程和知識體系帶來了諸多弊端和限制,應予糾正。這種認識上的轉變,與人文學術整體性地“眼光向下”交相呼應,形成了人文學術的某些新趨向和新領域,如“口述歷史”“口頭詩學”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號召國際社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重新認識和估價民間文化的有效舉措。它出臺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和在其框架內推動設立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為首的兩個名錄和一個名冊,以推動形成全球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熱潮。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人類文明的賡續須臾離不開口頭文化在代際和族群之間生生不息的傳承,海量的民間知識和民眾智慧是人類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文化因子。(朝戈金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主席)

上一篇:
  •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責任編輯:章 馳
分享到: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223758&encoding=UTF-8&data=ADEwzgAAAAcAAE5cAAAAAQAb6YeN6KeG5oiR5Lus55qE5Y-j5aS05Lyg5om_AAAAAAAAAAAAAAAuMCwCFDvhUu_gQ_WoFuF9Bfa8aoFs4RvvAhRdlhWBLvT_3ApkCEUkFnI9GelqNQ..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3223758&encoding=UTF-8&data=ADEwzgAAAAcAAE5cAAAAAQAb6YeN6KeG5oiR5Lus55qE5Y-j5aS05Lyg5om_AAAAAAAAAAAAAAAvMC0CFQCLXiXIFnPEBnSOCdW1DcD4HYScMgIUD_4G1514do6PubBdhbqITFz5Yuw.&siteid=7
人妖啪啪综合AV一区TS人妖,欧美自慰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不卡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 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在线 | 欧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