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之三)
黨管人才是人才工作的重要原則。自2003年黨管人才原則正式確立以來,各地各部門積極探索,黨管人才工作格局逐步健全。近期出臺的《關于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提出“完善黨管人才工作格局”,進一步對黨管人才做出明確規定。
首先,這是一個戰略定位問題,通過黨對人才工作的統一領導,有利于更清晰地界定人才工作在黨的事業和國家戰略中的定位。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人才是國家發展最寶貴的戰略資源,我們黨要科學執政、長期執政,必須直接掌握這一重要戰略資源,把盡可能多的人才團結凝聚到黨和國家的事業中來。實踐中,一些地方和部門對人才優先發展和人才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作用認識還不到位,有的領導干部講起來重視,實際工作力度不大。要通過完善黨管人才工作格局,促使全黨上下、各行各業的領導干部對人才工作有清晰的思想認識。
其次,黨管人才有利于思想凝聚。針對人才規模越來越大、構成日益復雜、思想更加多元的實際,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和資源優勢,加強與專家人才思想聯系,增進感情交流,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團結凝聚人才。此外,要有效參與國際人才競爭,必須發揮黨管人才優勢。“千人計劃”等重大人才工程的巨大成效,充分說明了黨管人才在中國參與國際人才競爭中所具有的優勢和所發揮的作用。加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要靠黨管人才。
完善黨管人才工作格局,也是優化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的重要保證。人才工作不是一個部門性、行業性的工作領域,而是服務于各行各業,因此,不能僅從自身工作需要出發,必須增強大局意識、全局意識。例如,各地各部門出臺的人才優惠政策,在各自地域、部門或單位的角度是有作用的,但在全局角度看能否實現長遠的合理分布?當部門利益、局部利益對人才資源造成了不合理分割的時候,協調的力量從何而來?通過各級黨委政府履行好黨管人才職責,可以在一個地市、一個省形成全市一盤棋、全省一盤棋,繼而在全國形成全國一盤棋,實現人才合理分布,發揮更大效用。
最后,黨管人才也是促進人才工作績效提升的有效手段。黨和政府為做好人才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制度資源,不能只投入不產出,必須要追求實際效果。這就需要充分發揮黨管人才優勢,進行必要的考核。
有人擔心:黨管人才會不會限制了人才?黨管人才,到底管什么?《意見》明確,黨委(黨組)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管宏觀、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并提出“完善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力量發揮重要作用的人才工作新格局”。黨管人才不是黨組織簡單地把人才管起來、統起來,也不是要黨委部門取代職能部門的作用,更不是用條條框框束縛人才。從根本上說,黨管人才是黨愛人才,黨興人才,黨聚人才,是通過制定政策、創新機制、改善環境、提供服務,為有志成才的人提供更多發展機遇和更大發展空間。
黨管人才落地,有哪些保障措施?《意見》從責任考核、機構人員、制度建設以及環境營造等多方面作了全方位的保障。《意見》規定,將建立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結果將作為領導班子評優、干部評價的重要依據,人才工作將列為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情況述職的重要內容。同時,《意見》明確提出,理順黨委和政府人才工作職能部門職責,將行業、領域人才隊伍建設列入相關職能部門“三定”方案。
在制度建設方面,《意見》提出建立黨政領導干部直接聯系人才機制,加強各類人才教育培訓、國情研修,完善專家決策咨詢制度,建立健全特殊一線崗位人才醫療保健制度等。這將增強對人才情感上的吸引和生活上的保障,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凝聚人才作用。(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 余興安)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既要增強“看齊意識”也要發揚創新精神
已是最后一篇
-
既要增強“看齊意識”也要發揚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