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正變得越來越重要。但我們也要意識到,在當今世界格局中,我國文化的地位與經濟的地位存在“不相稱性”,文化的世界影響力顯然趕不上經濟的世界影響力。提升我國文化的世界影響力,是當前一項緊迫并且有著巨大發展空間的戰略任務。
不同文化在交流過程中會有誤解甚至沖突,但更多的是互鑒和融合。文化交流是溝通心靈的橋梁,在國際交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當今世界,文化有東方和西方的區別,國家有發達和落后的差異。因此,分歧在所難免,加強交流、求同存異才是共同發展之道。在這個多元的世界中,我們既要承認不同民族和國家的差異性,也要看到共同的責任和命運。有效的文化交流正是消除隔閡、建設和諧世界的必然要求。我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提升經濟世界影響力的同時,也必須同步提升文化的世界影響力。只有持之以恒、有的放矢地加強中外文化交流,發揮文化潛移默化、滴水穿石的作用,世界對中國的偏見和誤解才有望消弭于無形。從這個意義上說,提升我國文化的世界影響力有利于建設和諧世界,是我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應有擔當。
文化發展有其特殊性,一國文化世界影響力的提升受諸多因素影響,不會簡單地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就自然而然提升。要提升我國文化的世界影響力,需要確立對外文化傳播的指導思想,明確對外文化傳播的具體目標,形成對外文化傳播的體制機制等,也就是要有頂層設計。但一國文化世界影響力提升的核心要素則是形成真正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優秀文化成果。因為就一般規律而言,只有優秀文化成果才具備強大的感召力和影響力。在世界上拿不出真正優秀的文化成果,一國文化的影響力就缺乏載體,無從談起。因此,要提升我國文化的世界影響力,既要做好頂層設計,又要扎扎實實推出那些能夠代表中國并被世界廣泛認可的優秀文化成果。當下,優秀文化成果不夠多,正是我國文化世界影響力不夠大的現實瓶頸。這就要求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優秀文化成果的創造上,集中精力向世界推出一批追求藝術和真理、能夠代表中國的品牌之作。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自吹自擂,需要克服浮躁和虛榮心態,真正沉下心來做。
應當看到,不僅當代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為我們創造優秀文化成果提供了內生動力,而且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也為我們創造優秀文化成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智慧滋養。比如,中華傳統文化強調個人德性,主張“言必信,行必果”“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等,并且往往會把這種個人德性外化運用到各種關系處理中。再如,論及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系時,中華傳統文化主張“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等,充溢著個人對民族、國家的擔當精神。還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對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也有深刻的啟迪意義。這些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寶貴思想,對于解決人類當下的困境有著重要參考價值。可以說,從“仁者愛人”到“天下大同”,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囊括了人與自己、與他人、與社會、與國家、與自然等各類關系,既構筑起中華民族強大的精神支撐,也鑄就了中國獨特的文化基因,是提升我國文化世界影響力的獨特優勢所在。深入挖掘并體現這些寶貴思想,我們的文化成果就會有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只要我們不斷創造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優秀文化成果,并摸索出更成熟有效、容易被其他國家接受的對外文化傳播機制,我國文化就能不斷提升世界影響力。(黃會林 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
- 上一篇:
-
誰的童年沒有憂傷
已是第一篇
-
誰的童年沒有憂傷
- 下一篇:
-
共產主義理想的科學性(人民要論)
已是最后一篇
-
共產主義理想的科學性(人民要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