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篇題為《日本滅亡民國的國策并不存在》的文章在新浪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廣泛傳播,作者是一名有近10萬粉絲的網絡大V。文章宣稱,日本軍國主義雖然侵占臺灣,侵占東北,侵占華北,但并沒有形成一個滅亡中國的綱領紀要之類的文件,所以日本從來沒有滅亡中國的計劃。文章進而認為, 那場1937年的戰爭,日本方面是毫無準備的。文章的原話說:“日本對中日戰爭的爆發,負有最主要的責任”,言下之意,日本負主要責任,而中國軍民的奮起抗戰使日方被動還擊,要負次要責任。更令人吃驚的是,文章中竟然還有這樣的內容:“日本1895年是侵吞了臺灣,但是臺灣原本也不是中國明朝的疆土,是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搶過來的。”公然無視臺灣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個基本事實。雖然有侵略事實,但沒有侵略文件,因此日本軍國主義其實并沒有想要滅亡中國,戰爭的擴大是被動的,大家都有責任——如此偷換概念,顛倒黑白,這是歷史虛無主義的典型做派。
欲想亡其國,必先滅其史。歷史和文化是國家社會的血脈,是一個民族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紐帶,是子孫后代自豪自強的信心源泉。世界上任何國家,無不對自己國家民族的歷史、文化呵護備至,不容串改,更不容褻瀆。而當今歷史虛無主義在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等新媒體渠道廣泛散布的觀點,諸如:日本侵華是被動的,屈原岳飛這些英雄是虛偽的,黃繼光邱少云這些英烈是虛構的,秦檜汪精衛當投降派是有道理的……,扭曲的正是對國家歷史的認識,毀滅的是對民族文化的敬仰和自信。歷史虛無主義通過持續不斷的制造傳播虛假錯誤信息,極力貶損和詆毀正面人物,誤導大眾,混淆視聽,從而從根本上動搖人們對國家民族的信仰和熱愛,社會破壞性極強、危害性極大,不可不察。
需要警惕的是,歷史虛無主義在大多數時候并不直接針對現實,而是打著學術研究的幌子,披著揭秘之類的外衣。不僅青少年容易上當,成年人,甚至一些黨員領導干部也常常受騙,不僅不能明辨事非,舉旗亮劍,反而隨波逐流以訛傳訛。近年來,有關部門將“你不知道的歷史”、“這才是歷史”、“我知道的歷史”等大肆傳播歪曲黨史國史的微博微信帳號依法關閉,但是他們換個馬甲就能繼續,成本極低。對此,有關部門、傳播機構和社會公眾必須保持清醒,明辨是非,銘記歷史,方能繼往開來。(羅厚)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母親是一種歲月
已是最后一篇
-
母親是一種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