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5日電(新華社記者劉旸 高健鈞) 今年以來,全國民間投資增速放緩,占全部投資比重下降。面對這一挑戰,各級政府要積極改善管理服務,營造良好的民間投資環境,尤其要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著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據統計,今年1月至4月,我國民間投資同比增長5.2%,比全部投資增速低5.3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增速低7.5個百分點。同時,民間投資占全社會投資比重出現下滑,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2個百分點。
國務院督查組近日在全國18個省(區、市)進行專項督查發現,民營資本在多個領域仍面臨不公平待遇;抽貸、斷貸、融資難問題突出;政府審批繁瑣,隱性門檻高;稅費高、負擔重,投資意愿不強烈等問題突出。
企業的難處理應成為政府部門轉型和改革的工作重點。然而,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門仍沒把準“親”“清”政商關系的火候。“勾肩搭背”雖然少了,“談商色變”卻多了起來;管理服務越位、缺位、不到位依然存在;“新官不理舊賬”等頑疾難除。種種畸形的政商關系讓好政策難落地、走了樣。
面對民營企業的需求,政府部門應轉變心態,強化服務意識,坦蕩真誠、堂堂正正地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積極作為、靠前服務,讓民營企業及時了解國家優惠政策,提高各項政策的協同性、配套性和可操作性。要避免人為設定隱性障礙,改變“重大輕小、重公輕私”的觀念。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有關部門應及時清理和調整不利于民間投資的規章制度,制定可行的實施細則和配套措施。干部要摒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極思維,主動服務企業,做到“既親又清”,不讓政策“卡在半空”。要繼續深化簡政放權改革,既放得下,又接得?。粌灮芾砗徒鹑诜找獎诱娓?、出實招、多讓利,切實減輕民營企業負擔,營造公平競爭、健康發展的市場環境,讓民營企業找到更多、更寬的投資之門。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讓鮮紅黨旗在新征程上高高飄揚
已是最后一篇
-
讓鮮紅黨旗在新征程上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