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直播應予引導規范
近日,女星韓雪首次嘗試亮相網絡直播教粉絲學英語,短短一小時吸引200萬網友收看,31萬元的在線“打賞”也讓人驚嘆不已。近年來,網絡直播行業異軍突起,似乎一夜間就成了網絡文化的焦點。低門檻的進入條件附以高額的收入,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主播行列。而各大網站也在紛紛“戰略轉型”,爭相組建自己的直播平臺,準備在這片吸金海洋中分一杯羹。
然而,事實上,網絡直播行業發展時間不長,卻亂象叢生,色情、暴力、惡俗元素彌漫市場。早先網絡直播僅限于網絡游戲,后來一些主播逐漸在游戲中露臉與觀眾互動,這一原本小眾網友的自娛行為,逐漸演變成“全民狂歡”式真人秀。坦率地說,當下網絡直播行業充盈一些個性張揚、反對傳統的年輕主播。文明一些的玩游戲、唱歌、聊天,而有違公序良俗的在線直播行為則層出不窮。
有觀點認為,國內網絡直播行業若如此發展下去,對弘揚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下一代健康成長極為不利。主播毫無營養的閑扯、不分晝夜地玩游戲,可以說是一種消極娛樂文化的蔓延,不值得推崇,不能支撐一個行業長期健康發展。
當前網絡直播行業呈現產業化發展趨勢的當下,不妨從兩方面著手予以引導規范:一是政府創新監管模式,獎懲并重。除加大整治不文明直播行為力度之外,還需從源頭著手,督促各平臺對主播行為進行監督規范,使其明確承擔的社會責任,對傳遞正能量效果明顯的主播可推出一定獎勵制度。二是創新解讀直播概念,大力鼓勵網絡直播內容多元化,大力倡導傳道授業解惑等多種具有正能量和文化內涵的活動亮相直播平臺。
網絡直播莫失文化之根,更應遠離“三俗”和違法犯罪,做到這些,“網紅”或不再是社會詬病的“高顏值,卻缺乏文化底蘊”的代名詞了。(許亞群)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以鮮活載體傳承農業文化遺產
已是最后一篇
-
以鮮活載體傳承農業文化遺產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