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籃球明星被譽為“帥氣助攻”。他不僅投籃命中率高,還特別擅長“為人做球”:屢屢于最佳時機送出妙傳,使隊友正好接球起跳完成暴扣。
宋神宗每每聽老師韓維發高論都會直呼:“金論!”韓維總會說:“這是王安石說的。”后來,有了“破格提拔王安石”,有了“王安石變法”。文壇領袖歐陽修贊青年蘇軾: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一時之間,蘇軾名滿天下。當年,徐悲鴻把齊白石畫從展廳角落移到中央位置自己畫旁,又親手為其標上全場最高價,齊白石由此聲名鵲起。見才思“推”,為其出頭“造勢”,何嘗不是“為人做球”。
“當代畢昇”王選當選院士后坦言,在新興技術領域年輕人有明顯的優勢,因此傾力幫助青年科學家走到科研前沿;陳洪淵院士在南京大學培養出多位青年科學家,榮獲“杰出導師獎”。如此甘做人梯、化繭成蝶,也是“為人做球”。
“為人做球”是為他人出頭出彩創造最佳機會和條件。這需要眼光和能力,又需要情懷和胸襟。知宏觀態勢,察微觀變化,專業能力了得,方能看準潛力和希望,“做球”做到關鍵處。把“我”融入“我們”中,才會樂于看到別人在自己幫助下“功成名就”。若只顧自家風頭,惦記著自家得失,哪里還會積極“為人做球”。
歷史高峰永無止境,“開創”和“領先”都是動態。新陳代謝,前后接力,青出于藍勝于藍,皆規律使然。故而,深刻理解生命個體價值與生命歷史序列價值者,通常都有著雙重追求和擔當:既有志在挑戰前人中攀登高峰,又有量托舉后來者踩著自己肩膀攀登新高峰,把個人理想和才智融入到事業持續前行長河中。見才思“推”,化繭成蝶,全然不顧自家光環和既得利益是否受損,比起賽場“為人做球”,更為難能可貴。
“是金子遲早會發光”。年輕才俊當以此自勉,坐得住冷板凳,沉下心來求索,以免在抱怨懷才不遇中失去了銳氣。不過,人才和金子終究不能等同。金子不會因埋沒而影響日后閃光,人才卻會因埋沒過久難以盡顯青春時期光和熱。人才起步和上升期充滿艱辛,擁有公信力與資源優勢者甘于“做球”,是“金子”則能盡早發光,形成“江河滔滔后浪接前浪,青山巍巍一峰高一峰”之勢。
“為人做球”,知易行難。于是,有“大樹下面不長草”,學界“大樹”把陽光都吸收了,“小草”沒了生氣。也有“水落石出”,老師變老板,師生攻堅科研淪為學徒為老板打工。還有“以舊阻新”,害怕被“新”動搖顛覆,以情代智阻礙后來居上。“為人做球”,制度比慧眼和胸襟還重要。制度有可復制性,能把例外變慣例。開放創新資源,用足國內外同行評價機制,成千上萬天才就會在競爭中冒出來。
一盞燈點燃了一盞燈,卻不會因此減弱自身光芒,世界則會更光明,這正是“為人做球”的美妙處。無論在哪個領域能有所成就,都離不開前人和他人為自己“做球”。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循環往復,創新創造之球就這般越滾越大。(劉根生)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化養老之憂為銀發產業發展之機
已是最后一篇
-
化養老之憂為銀發產業發展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