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4日電(新華社記者劉良恒 樊曦) 國家旅游局日前通報撤銷了長沙市橘子洲、重慶市神龍峽兩家5A級景區。一年之內,全國12家5A級景區被摘牌或整改。這就告訴景區,創牌不是一勞永逸的,不提高服務水平就是砸景區的牌子。
對旅游景區來說,創牌不易,護牌更難。捧回牌子后,不能只顧拿著5A級金字招牌當“搖錢樹”,而應以品質的保證兌現5A級的承諾。此次國家旅游局委托第三方專家組進行獨立暗訪調查,發現景區亂象集中表現在管理和服務方面。如“安全隱患嚴重”“環境衛生差”“旅游服務功能嚴重退化”等。這表明,這些5A級景區已有名無實,摘牌理所應當。
在上述問題背后,“重申報、輕維護”才是病根。面對5A級景區這塊金字招牌,部分地方政府和旅游景區,動用各種資源想方設法都要搬回家。可一旦進入5A級景區序列后,往往上調了門票價格,卻降低了管理標準。增加的收入,很少用在提高管理服務水平、維護景區生態環境上。而對于存在的種種問題,要么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要么解決辦法不多,以致問題越積越多、越來越嚴重。
此次這兩家5A級景區被摘牌,也是給所有旅游景區再次敲響警鐘。旅游景區在創牌之后,絕不能一心只向錢看,而應該積極護牌、強牌。有了金字招牌,如果不能解決好管理弱化、服務退化、設施老化、環境惡化等嚴重問題,得不到游客認可,金字招牌自然也可能被摘掉,景區不應對此有僥幸心理。
景區環境、管理服務水平事關游客的休閑福利和旅游市場的健康發展。讓景區評級名副其實,5A級景區理所應當帶頭做出表率。對被摘牌的景區來說,應該亡羊補牢,集中進行反思與整改。對于監管部門而言,要進一步完善A級景區退出機制和社會監督體系,強化景區質量等級前期評審和后期監管,讓降級甚至摘牌成為常態,倒逼景區提升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短評:法律人更當守牢法律底線
已是最后一篇
-
短評:法律人更當守牢法律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