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必須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動科技創新涉及諸多方面,能否培育良好的創新文化是重要基礎。只有大力培育創新文化,才能為推動科技創新、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圍和社會環境。
創新文化是指與創新活動相關的文化形態,是社會共有的關于創新的價值觀念和制度設計。它反映了社會對創新的態度,這種態度體現為一種價值取向,映現了社會是否對新思想、新變革容許、歡迎乃至積極鼓勵。激發創造力是創新文化建設的目的。就科技創新而言,創新文化是影響創造性科研活動最深刻的因素,是科學家創造力最持久的內在源泉。鼓勵創新的價值觀念是創新文化的核心,而相應的制度設計是創新得以廣泛開展和持續進行的保證。因此,從廣義上說,創新文化體現在鼓勵創新的價值觀念和相應的制度設計這兩個層面。
作為價值觀念形態的創新文化,包括有利于科技創新的思想、態度、信念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科學精神和企業家精神以及由此形成的道德準則、行為規范,如科學共同體內部的科學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科技成果應用于社會所應遵循的科技倫理、科學家的社會責任等??茖W精神是在科學漫長的發展歷史中逐步積累形成的優良傳統、認知方式、態度作風、行為規范和價值取向等,表現為求真務實、誠實公正、懷疑批判、協作開放等精神。技術創新的主要驅動力量是企業和企業家,技術創新呼喚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的核心價值表現為崇尚競爭、勇于變革、敢冒風險、追求卓越、奉獻社會等。在全社會培育創新文化,就要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企業家精神,在全社會倡導崇尚理性、尊重知識、勇于競爭、鼓勵創新、寬容失敗。
作為制度形態的創新文化,是指科技創新活動順利開展應具有的體制機制、管理制度、法律法規等。制度形態的創新文化既包括科學共同體內部的評價、榮譽、競爭、成果共享等各項制度和規則,也包括國家的科技政策、規劃等。制度構建了科技創新活動最重要的科研環境和保障機制,調節著創新資源的配置,引導著創新主體的價值取向,規定著相應的評估標準和激勵方式。制度形態的創新文化通過持續不斷的作用,逐步塑造科技工作者的行為模式,并影響著全社會對科技創新活動的態度和看法。
當今時代是科技創新主導發展的時代,科技創新方式從原來注重單項突破的線性模式,轉向更為注重多學科交叉融合的非線性模式;創新組織從以往相對獨立的組織形態,轉向多機構協同的創新體系;創新活動與人文倫理價值觀的聯系日益密切。與此相適應,創新文化也表現出許多新的特征:在創新思維模式上,具有更大的發散性和更強的兼容性;在創新組織模式上,具有更大的開放性和激勵性;在科技創新管理上,重視創新主體的多元化和互動性;在社會文化氛圍上,體現出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深度融合。
當前,我國還存在一些不利于甚至阻礙科技創新的文化因素。傳統文化中的某些消極因素、計劃經濟時代遺留下來的一些不合時宜的思維定勢、教育中的一些不足等,都阻礙著我國科技工作者創新意識的培育和創造力的發揮。因此,在全社會培育創新意識、倡導創新精神、完善創新機制,形成寬松、自由、和諧、對創新友好的社會文化氛圍,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中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萍疾粌H是人類改變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手段,也是完善人類自身的手段。培育創新文化的過程,其實也是社會公眾普遍了解科學、提高科學文化素養的過程。時代要求我們必須把創新文化的價值追求融入我們民族的基本價值追求之中。只有讓創新文化深入人心,才能加速科技進步,增強國家創新能力,建成世界科技強國。
?。ɡ罨輫?nbsp;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走好新的長征路
已是最后一篇
-
走好新的長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