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高校為一位校友建展示館,并不多見。更難得的是,這個展示館的主題還是勞模。近日,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的校園里,由一幢教學樓改建而成的“包起帆創新之路展示館”迎來首批觀眾。在這里,“抓斗大王”包起帆給新生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明天你也是勞模》。
曾幾何時,勞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和“出力流汗老黃牛”畫上了等號。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成立56年來,涌現出省部級以上勞動模范130多位,這個“勞模的搖籃”用校友包起帆的創新經歷告訴學生:勞模從哪里來。
勞模從創新中來。包起帆1981年從第二工業大學起重運輸機械專業畢業。30多年來,從革新港口裝卸工具“抓斗”開始,到中國內貿標準集裝箱航線的開拓,到現代港口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項目的創新,他和同事們共同完成了130多項技術創新項目,從一名普通碼頭工人成長為摘得多項國際大獎的科技創新精英和大型企業管理者,成為上海產業工人和科技工作者的典范。
勞模不只是靠吃苦耐勞、硬打硬拼,更需要責任、擔當和智慧,更離不開創新精神和家國情懷。“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新時期的勞模精神有著更加豐富的內涵,和我們的工作、生活貼得很近,在青年學子中倡揚勞模精神正當其時。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在校園中建設這樣一個以勞模校友為主題的展示館,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育人基地,以更豐富的載體和更生動、更接地氣的方式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意識,激勵創新實踐,營造創新氛圍,正是基于這樣的思考。
勞模是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典范。在現代職業教育的理念下,除了傳授職業技能,學校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與職業操守?勞模精神恰恰可以延伸為勞模育人文化,在校園內生長,在青年學子中扎根。
職業精神是勞模精神的基礎。干一行愛一行,將一件事情做到極致,從中發掘自我潛能,在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中實現個人價值。
創新精神是勞模精神的重要內核。創新就在崗位,創新始于足下;創新不問出身,人人皆可成功;創新要有方法,不畏艱難、共同成長、分享成果,才能取得成功;創新要有核心價值觀引領,以功利為目的的創新不可持續。
工匠精神已是時代熱詞,精益求精、追求極致是工匠精神的內在本質。將勞模精神納入校園文化建設,在青年學子中培育職業精神和工匠文化,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的實踐,讓我們看到了勞模精神的育人價值。(顏維琦)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新華社評論員:把網絡強國建設不斷推向前進
已是最后一篇
-
新華社評論員:把網絡強國建設不斷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