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11月,孫中山先生約集二十多個進步華僑在檀香山設立興中會,取“振興中華”之意,第一個響亮地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122年過去了,忠實繼承孫中山先生遺志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英勇奮斗、繼續前進,付出了巨大犧牲,完成了孫中山先生的未竟事業,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進入決勝階段,中國正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臺中央,我們當可告慰孫中山先生。
孫中山先生以其毫不妥協、永不言棄的革命一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天我們要完成“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依然要從孫中山先生的精神中汲取養分,服務當下,不斷前進。我們今天對孫中山先生最好的紀念,就是要學習孫中山先生熱愛祖國、獻身祖國的崇高風范,學習他天下為公、心系民眾的博大情懷,學習他追求真理、與時俱進的優秀品質,學習他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為他夢寐以求的振興中華而繼續奮斗。
孫中山先生說:“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一點已牢牢地印在我國的歷史意識之中,正是這種意識才使我們能作為一個國家而被保存下來。”他強調:“‘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孫中山先生始終堅定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旗幟鮮明反對一切分裂國家、分裂民族的言論和行為。作為被大陸同胞、港澳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共同崇敬的歷史偉人,對于孫中山先生的這一立場和宏愿,我們每一位中國人都有義務有責任攜起手來,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捍衛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而努力。
孫中山先生特別重視發展問題。即使在從事緊張的革命活動過程中,他也一直思考著建設中國的問題。他的《建國方略》一書,構想了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顯示了他對中國發展的卓越見解和強烈期盼。今天,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全國各族人民頑強奮斗下,孫中山先生當年描繪的這個藍圖早已實現。今天,我們也有我們這一代人的宏偉藍圖和發展構想——實現“兩個一百年”偉大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仍要堅定不移、堅持不懈、艱苦奮斗,朝著偉大目標持之以恒地前進,風雨如磐不動搖。
時代造就偉大人物,偉大人物又影響時代。當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同心同德、艱苦奮斗,為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