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首本小學男生性別教材《小小男子漢》在上海課堂使用,引來諸多關注。這本教材為成長中的男孩量身定制,想要提升男孩敢于擔當的勇氣與心理素質。
提起男性,許多人腦海中勾勒出的是身材高大、棱角分明的純爺們形象。然而近年來,“花樣美男”頻頻出現、“女漢子”成為熱詞。于是,“男孩危機”變成社會話題,甚至有觀點稱,“陰盛陽衰”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實際上,隨著社會的愈發包容,審美標準和思想維度也日益多元、多樣。性別不再是眾多特征和屬性的刻板區隔。從這個角度來說,與其糾結于“男孩危機”,不如將目光投射得更遠,探討背后更深層次的品質養成:有擔當、責任心、意志力。
曾幾何時,“年輕人跳槽頻繁”“沒有職場責任感”等吐槽常見于網絡。恰恰也有許多年輕人,遇到挫折就退縮、碰到問題就放棄,不是積極主動地迎難而上,而是選擇在消極中消磨時光。原因多樣,但最核心的,正是這些可貴品質的某種缺失。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這些品質都是一名優秀的社會人所不可或缺的。
欣慰的是,這種缺失正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比如正在播出的國防教育節目《真正男子漢》里,4位女嘉賓與4位男嘉賓深入空軍部隊,體驗真實的新兵生活。雖然性別不同,但任務和待遇并無差異。摸爬滾打的高強度訓練不僅見證了他們的蛻變,也是帶著觀眾一起找回責任、擔當等品質的過程。而在上海、南京、武漢等多地,越來越多的中小學開始重視對品質的教育,設法補上缺環:組織社會實踐、開展主題班會、邀請專家授課……教書的同時也重視育人,傳授知識也不忘傳遞優“質”,幫助孩子們成長為人格更加健全的現代公民。
各種形式的努力,都是為了喚起大家對優秀品質的重視。我們常常感慨,“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海量訊息撲面而來,我們面臨選擇焦慮;社會節奏加快,我們在忙碌時愈加迷茫和困惑。浪潮之下,我們無法知曉時代會往何處去,但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時代在變,但有些事不會變,優秀的品質仍是這個時代的剛需,沒有過時。而通過勇于承擔身邊的每件小事,培養這些可貴品質,就是找準自己坐標的第一步。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邁步前行的過程中,追尋與堅守這些可貴品質的“不變”,本身就是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之變,讓自己和世界一起變得更好。(王小旋)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勿撕破我的歷史”(人民論壇)
已是最后一篇
-
“勿撕破我的歷史”(人民論壇)